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CMM的动车轮形状和位置精度测量技术研究
【6h】

基于CMM的动车轮形状和位置精度测量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坐标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三坐标测量机的发展

1.2.2 三坐标测量机的的现状

1.3 形位公差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发展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坐标测量设备及关键技术

2.1 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原理

2.2 测头及其校正

2.3 坐标系

2.4 误差补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几种形位误差评定数学模型和测量方案

3.1 圆度的数学模型

3.1.1 圆度的概念

3.1.2 数学模型

3.1.3 圆度误差的测量方案

3.2 平面度的数学模型

3.2.1 平面度的概念

3.2.2 平面度的数学模型

3.2.3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方案

3.3 圆柱度的数学模型

3.3.1 圆柱度的定义

3.3.2 圆柱度的数学模型

3.3.3 圆柱度误差的测量方案

3.4 线轮廓度的数学模型

3.4.1 线轮廓度的概念

3.4.2 线轮廓度的数学模型

3.4.3 线轮廓度误差的测量方案

3.5 平行度的数学模型

3.5.1 平行度的定义

3.5.2 平行度的数学模型

3.5.3 平行度误差的测量方案

3.6 垂直度的数学模型

3.6.1 垂直度的定义

3.6.2 垂直度的数学模型

3.6.3 垂直度误差的测量方案

3.7 圆跳动的数据模型

3.7.1 圆跳动的定义

3.7.2 圆跳动的数学模型

3.7.3 轴向圆跳动误差的测量方案

3.8 位置度的数学模型

3.8.1 位置度的定义

3.8.2 位置度的数学模型

3.8.3 位置度误差的测量方案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误差评定计算方法

4.1 圆度误差评定算法

4.2 平面度误差评定算法

4.3 圆柱度误差评定算法

4.4 线轮廓度误差评定算法

4.5 平行度误差评定算法

4.6 垂直度误差评定算法

4.7 圆跳动误差评定算法

4.8 位置度误差评定算法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误差测量和评定计算实例

5.1 圆度测量数据与程序处理结果

5.2 圆柱度测量数据与程序处理结果

5.3 径向圆跳动测量数据与程序处理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动车轮结构形状复杂多样,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高,难以用传统的测量手段测量。本论文的任务是研究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动车轮和高精度车轮的形位误差测量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综述了机械零件形位误差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误差评定理论进行了概括与比较。
   2.综述了坐标测量的典型设备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测量精度的主要措施。
   3.对动车轮和高精度车轮的各项误差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国家标准GB/T1182-2008和GB/T1958-2004研究出各项形位误差的最小区域法数学模型和最小二乘法数学模型,以及测量技术方案。
   4.研究出各项误差的评定计算方法,并用C#编程语言编写计算机评定计算程序,对三坐标测量机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给出测量误差值,所得结果与某型号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果高度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