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6h】

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5 相关概念阐释

1.5.1 民生主义的概念

1.5.2 民生主义中的经济范畴

第二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溯源

2.1 民生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近代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持续加剧

2.1.2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2.2 民生主义的本体文化根源

2.2.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民本思想

2.2.2 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民生理念

2.3 民生主义中的西方参系

2.3.1 西方经济思潮与政策实践

2.3.2 西方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

2.4 马克思主义对民生主义的现实启示

2.4.1 孙中山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思考

2.4.2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策实践

第三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与发展历程

3.1 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

3.1.1 “平均地权”是根本

3.1.2 “节制资本”是核心

3.1.3 “振兴实业”是途径

3.1.4 “发展教育”是基础

3.2 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

3.2.1 民生主义的萌芽

3.2.2 “平均地权”的提出

3.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设想

3.3民生主义的发展过渡

3.3.1 民生主义的宣传

3.3.2 《实业计划》的完成

3.3.3 教育思想的完善

3.4民生主义的飞跃完善

3.4.1 “节制资本”的明确

3.4.2 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3.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完善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超越与背离

4.1 中国共产党对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

4.1.1 民生主题的坚持

4.1.2 政策措施的借鉴

4.1.3 理论层面的超越

4.1.4 政策措施的超越

4.2 中国国民党对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

4.2.1 民生主题的继承

4.2.2 政策措施的发展

4.2.3 民生哲学的发展

4.2.4 政策措施的背离

第五章 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评析

5.1 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

5.1.1 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问题

5.1.2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

5.1.3 对马克思及其社会理想的认识问题

5.2 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

5.2.1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5.2.2 倡导社会主义思想

5.2.3 饱含人文主义精神

5.3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

5.3.1 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

5.3.2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

5.3.3 民生主义的局限性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

6.1.1 把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着力点

6.1.2 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性

6.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6.2 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6.2.1 持续发展生产力

6.2.2 加强基础设施与实业建设

6.2.3 缩小收入差距

6.3 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

6.3.1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6.3.2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6.3.3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6.4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

6.4.1 平衡教育资源

6.4.2 促进教育公平

6.4.3 发展素质教育

结 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宋浠睿;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韩喜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U2TU-;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