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差及其矫正策略研究——基于中央督查组反馈意见的文本分析
【6h】

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差及其矫正策略研究——基于中央督查组反馈意见的文本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中国作为资源大国和人口大国,其环境问题受到多方密切关注。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不仅关系着每位公民的生存环境质量,也关系着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目标。曾经“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给我国带来了飞速发展的经济数据,也导致了日益恶化的环境情况。近年来,雾霾问题影响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时间长、范围广,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水污染、土壤污染的环境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众的正常生活。严峻的环境污染状况,对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手段进行环境治理的需求不断提高。此外,我国环境指数在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排名靠后,以及环境群体事件频繁发生的现状,也向我国政府对环境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政府作为决策者、执行者和执法者,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行为,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提高政府今后的治理水平。然而在具体的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存在自身治理能力不足,多部门联合治理效率低下,跨区域治理经验不够等问题。发现地方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其提出建议,提升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能力,是本文关注和探讨的重点。  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合我国环境治理情况,围绕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差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文章首先对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职能进行了定位,即环境事项的决策、执行、执法,地方政府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其次,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31份督察情况意见作为材料,进行归纳,并分析总结,认为地方政府未能达到环境治理的预期目标,其行为偏差主要集中在治理工作缺乏主动性、为发展经济牺牲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以及部分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四个方面。同吋,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挖掘与分析可以发现,晋升锦标赛体制下的任务替代与激励扭曲是环境治理结果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地区经济上,生态环境不如竞价发展重要以及环境问题不严重的观念仍存在于部分地方官员心中;另外,行政发包制下的纵向管理困境以及科层体系中的跨域协作与部门协同困境,也对环境治理的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后,对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可行的矫正策略。环境治理情况想要得到比较大的改善,需要从加大环境绩效在政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提高执法力度以及提升社会公众在过程中的参与度等方面来着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