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艾灸合谷对Bell’S麻痹患者和健康人面部热像影响的即刻效应观察
【6h】

艾灸合谷对Bell’S麻痹患者和健康人面部热像影响的即刻效应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资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红外热像图

附录(三)综述: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学中的应用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实时观察艾灸合谷对Bell’S麻痹患者和健康人面部红外热像的影响,分析艾灸合谷在面部的热效应区域,研究艾灸合谷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作用基础,也对合谷和面部的关系做一探讨,同时也为临床寻找艾灸最佳刺激量打下一定基础。  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2010年11月—2011年5月份纳入门诊及住院的Bell’S麻痹患者30例为实验组,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采用灸架固定无烟艾条,艾灸双侧合谷20分钟。期间采用红外热像仪实时观察并采集面部正面红外热像图。所得图像采用爱尔慈人体红外热成像系统-IRSys V1.0,分析同一受检者左、右两侧额头、内眦、鼻周、口周、颧部等测温区域在悬灸前、悬灸过程中的温度及左右两侧温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1)健康人面部热图表现为额头、内眦、鼻周、口角温度较高,双侧面颊部位温度较低,面部形成T行热区,双侧温度均衡,对称性良好;Bell’S麻痹患者的面部热图表现为双侧温度对称性差,患侧表现为低温或高温;(2)对照组悬灸后能引起面部多处温度升高,其中以口周的温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悬灸后也能引起上述部位温度升高,但以健侧口周温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各测温区悬灸后双侧温差缩小,温差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测温区悬灸后双侧温差缩小,口周温差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较:艾灸合谷引起实验组口周温度升高的达峰时间早于对照组,大约在10分钟左右。  结论:(1)Bell’S麻痹患者的面部热像图主要表现为患侧低温和患侧高温两种类型;(2)悬灸合谷对健康人和Bell’S麻痹患者均能提高眼周、鼻周、口周温度,其中口周温度变化更为明显;(3)悬灸合谷可以缩小Bell’S麻痹患者两侧口角的温差,提高面部温度的对称性;(4)Bell’S麻痹患者口周温度达峰时间早于健康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