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09-08-01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途径。方法:线栓法闭塞SD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仅制作大脑中动脉暂时性缺血模型,不做治疗;假手术组手术步骤同模型组,但不插入线栓,不做治疗;电针组于造模后2小时进行针刺"百会"、"大椎"穴,捻转刺激半分钟后,接电针仪,持续60分钟。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海马、纹状体组织线粒体的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结果:模型组海马、纹状体的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均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电针组相应酶的活性较模型组显著提高。结论:电针可以提高海马、纹状体神经元细胞线粒体酶的活性,从而提高神经元的能量代谢,可能是针刺发挥"醒脑"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含量及川芎嗪缓释剂穴位埋药线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d组、3d组、5d组)、穴位埋药线组(1d组、3d组、5d组);穴位注射对照组(1d组、3d纽、5d组);尾静脉注射对照组(1d组、3d组、5d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模型。穴位埋药线组在"大椎"、"百会"穴埋入胶原川芎嗪缓释剂药线;穴位注射组在"大椎"、"百会"穴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尾静脉注射组在尾静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脑皮质区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和含量。结果:穴位埋药线组与穴位注射组及尾静脉注射组能明显下调缺血侧脑皮质中MMP-9的表达和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穴位埋药线组的下调作用最明显,与穴位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穴位埋药线可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皮质组织MMPO的表达,可能进而减少脑微血管基底膜的降解。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优于穴位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
  •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对脾(胃)气虚证家兔血清D-木糖(D-Xylose)及胃泌素(Gastrin,GAS)的影响。方法:将32只家免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埋线组、中药组,脾(胃)气虚证模型采用利血平造模法。观察各组家免治疗前后血清D-木糖、CAS含量的变化。结果:埋线组可升高脾(胃)气虚证家兔血清D-木糖及GAS含量,其疗效与中药组相近。结论:①该疗法能明显改善家兔的脾(胃)气虚证症状体征;②该法在治疗脾(胃)气虚证与中药相比诸多指标无差异,但该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研究针刺对偏头痛大鼠皮层扩展性抑制(CSD)以及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皮层施予0.9%NaCl;模型对照组:皮层施予3M KCl诱发CSD;电针治疗组:皮层施予3M KCl诱发CSD的同时针剌"阳陵泉""太冲"穴,刺激参数5mA,2/100Hz等幅疏密波,30分钟.观察偏头痛大鼠在电针前后CSD的波幅变化,以及颈音争脉血中CGRP及SP含量的变化。结果:经KCl诱导出CSD后进行电针干预,结果表明电针可明显抑制CSD的波幅,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模型对照组大鼠的颈静脉血中的CGRP含量明显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经过电针治疗的偏头痛大鼠颈静脉血中CGRP含量较模型纽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接近。模型对照组血中的S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经电针冶疗后SP含量显著下降。结论:电针"阳陵泉"和"太冲",可以显著降低CSD的波幅,提示电针该穴位对偏头痛的具有治疗作用。而且电针二穴可以降低偏头痛大鼠颈静脉血中的CGRP和SP含量,提示电针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颈静脉血中CGRP及SP含量实现的。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不同单穴与原络配零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影响。方法:随机从健康家兔中选择8只作为立常对照组,余家兔进行模型复制。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神门"组、电针"内关"组、电针"神门"配"支正"组,每组8只。观察电针治疗后各组家兔心功能变化、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含量。结果:电针"内关"组、电针"神门"组、电针"神门"配"支正"组的+dp/dtmax、dp/dt max、LDH、CK-MB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神门"配"支正"穴的改善作用优于"内关"及"神门"穴,而"内关"双优于"神门"穴,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原络配穴及不同单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功能及心肌酶的心功能及心肌酶含量的影响存在相对特异性,原络配穴对心脏的调整作用优于单个穴位。
  • 摘要:目的:以胃平滑肌电为指标,研究相应脊髓背根通路的完整性对针刺"足三里"后胃平滑肌电活动的影响,探讨中枢性调控对针刺"足三里"效应的联系途径。方法:选择SD健康成年大鼠30只,用冰醋酸法复制幽门管部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时照组、背根L4-S1切断纽、T10-T11横断组,每组10只。用Φ0.2mm铂金圆环电极植入溃疡部浆膜下,记录针刺前后胃平滑肌电活动的变化,刺激参数:2-100Hz,疏密方波,刺激电流峰-峰值1.5mA,连续刺激20min。结果:模型对照组针刺前:6.23±0.86Hz,2.28±0.57mV;模型对照组针刺后:5.45±0.61Hz,1.56±0.37mV;背根L4-S1切断组针刺砌断前:6.24±0.84Hz,2.26±0.62mV;背根L4-S1 切断组针刺+切断后:5.19±0.33Hz,2.83±0.65mV;T10-T11横断组针刺+横断前:6.23±0.82Hz,2.250.54mV;T10-T11 横断组针刺+横断后:5.15±0.21Hz,3.17±0.26mV。结论:针刺"足三里"具有抑制胃溃疡模型浆膜下平滑肌电活动的作用,切断相应背根有增强胃平滑肌电幅值的作用,但横断脊髓作用更强,表明脊髓通路的完整性直接影响针刺效应,针刺的艰向调节作用与脊髓以上高位中枢调控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无刺激状态下,经脉循行线上毛细血管分布和微血管通透性状况,为进一步阐明针刺信息在经脉线上的传导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家兔于耳缘静脉静滴0.5%尹文思蓝(EB)溶液,3小时后分别取背部和腹部经脉线与非经脉线相同面积的皮肤,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皮肤的伊文思蓝吸光度。结果:伊文思篮在腹部任脉线的吸光度A值小于左右两侧非经脉线,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背部督脉线的吸光度A值大于左右两侧非经脉线,具有统计学意义。背腹部左右两侧非经脉线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任督二脉与其左右旁开非经脉线在毛细血管分布争通透性方面存在生理性差异。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热刺激家兔命门穴后督脉线上皮组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旁开非经对照部位的差异,探讨HSP70与经脉调控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比较热刺激组及基础对照组督脉线上穴位、非穴位及其左旁开2.3厘米处非经非穴对照部位皮肤组织的HSP70表达的差异。结果:基础状态下,家兔皮肤组织存在HSP70的基础性表达,经穴与非经穴部位无显著差别;热刺激命门穴后,命门穴及督脉线上其他穴位和非穴位的HSP70表连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结论:经脉线上皮肤组织受热刺激命门穴引起HSP70含量增多的影响比非经非穴部位明显。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太冲"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比较同名经原穴间的效应差异。方法:随机选择8只健康家兔作为正常对照组,余家兔进行模型复制。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太冲"组和电针非经穴组,每组8只。观察电针前后各组家鬼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内关"组及"太冲"纽家兔的+dp/dt max、-dp/dt max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关"组家兔的LVSP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电针"太冲"穴对+dp/dt max、-dp/dt max有一定改善作用,对LVSP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电针非经穴组的+dp/dt max、-dp/dt max及LVSP与正常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性,与模型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内关、"太冲"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心包经的络穴"内关"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优于其同名经的原穴"太冲"。
  •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神门"、"太溪"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只家兔作为正常对照组,余家兔进行模型复制,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神门"组、电针"太溪"组和电针非经穴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刺激电流为1.1mA,频率为2Hz,每次刺激10min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不电针,观察各组家兔心率和交感神经活动变化情况。结果:电针"神门"能显著改善家兔的心率,改善心肌缺血的状态。而电针"太溪"穴及非经穴对心率变异性的改善作用甚弱,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电针"神门"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太溪"及非经穴。结论: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调整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对特异性,电针心经原穴"神门"穴调整效应均优于其同名经原穴"太溪"穴。
  •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心包经和胃经不同穴位及相应的非穴对心动过缓模型大鼠的调节作用,研究不同经穴间、经穴与非穴的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制作心动过缓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心包经不同经穴(大陵、郄门、自泽)、胃经不同经穴(解溪、后三里、犊鼻)的效应差异,及与各经穴相应的旁开非穴对心动过缓大鼠心率(HR)、心功能(LVSP、+dp/dtmax、t-dp/dtmax)、平均动脉压(MAP)的调节效应的差异。结果:电针心包经的大陵、郄门、曲泽均有改善心动过缓大鼠心率与心功能(LVSP、+dp/dtmax、t-dp/dtmax)作用,提高大鼠心率的效应大小是:大陵穴<郄门穴<曲泽穴,统计分析表明:曲泽组与郄门纽均优于大陵组;胃经的解溪、足三里、犊鼻中除解溪组外,其余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未呈现显署提高大鼠心率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电针心包经经穴与胃经经穴对大鼠的平均动肪压均无显著性影响;各经穴与相应的旁开非穴对心率、心功能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一经脉不同经穴、不同经脉的经穴具有效应特异性,经穴与相应的旁开非经穴的效应量未呈现显著性差异,提示:在以小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电针效应研究中,非经穴选择在经穴附近可能是不合适的。
  • 摘要:经络阻滞现象是在人体机能调控过程中出现的—种独特的生命现象。本文对引起针效阻滞的方法、特点及其机理作了比较深入的介绍和分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作者及其同工者发现以适当的针刺效应为指标,以针效阻滞定位检测针刺时体表出观的经脉轨迹的方法,这一方法建立在针刺效应的基础上,而且也只有在针刺过程中方能检测出来,对进一步探讨针刺效应的途径和针刺调控的机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从:1)穴位"活动论";2)一穴对多脏器作用的规律;3)多穴/经对一脏的影响;4)内脏疾病在体表经穴/经脉的特异反应;5)穴位注射药物的疗效优于肌肉注射;6)针刺对内脏细胞已知的特定蛋白表达的影响;7)针刺对相关脏器全基因/全蛋白表达的影响;8)经穴与内脏相关联系的外周途径;9)经穴与内脏联系的中枢途径;10)国外相关研究的概况,等十个方面回顾了近10年来经穴-脏腑相关的概况,并对该研究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思路做了初步的分析,利用系统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必将大大促进针灸学的发展。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痛经发作时双侧三阴交穴穴位电阻比值变化规律,并与正常女性相对照,进一步了解人体胞宫相关穴位三阴交农位双侧阻抗比值变化与胞宫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采用对照及测量、记录、统计人员分离的方法,以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正常人相对照,以双侧三阴交穴位电阻左右比值超过1.0±0.2范围定为失衡标准,观察比较痛经组与正常组双侧三阴交穴的失衡比率。结果:正常组的失衡率为16.7%,痛经组的失衡率为53.3%,经X2分析,与正常组比较X2=8.864,P=0.003。痛经组的双侧三阴交穴的失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穴的电阻值失衡现象较正常人明显。因此推测,三阴交穴是原发性痛经在患者体表的反应点之一,而针灸该穴可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一定的镇痛效应。
  • 摘要:目的:应用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外加刺激对针刺穴位时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功能活动的变化,探讨外加刺激与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内在联系。方法:观察对象为36名健康成年无感传志愿者,以脑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自颅外记录SI的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外加刺激的方法是:①以柔软的画笔沿胆经的路线模拟感传的速度轻轻刷动;②以柔软的画笔沿胆经的路线并绕行上肢模拟感传的速度轻轻刷动;③以柔软的画笔仅在头面部轻轻刷动。结果:①对11名无感传健康志愿者进行沿胆经的路线模拟感传的速度轻轻刷动刺激时,在皮层第一体觉区的下肢和面部代表区同时出现了高电位反应,与循经感传时皮层体觉区诱发电位地形图的表现相一致;②对15名无感传健康志愿者以柔软的画笔沿胆经的路线并绕行上肢模拟感传的速度轻轻刷动刺激时,发现SEP地形图的表现除了上述结果外,上肢代表区也出现了高电位反应,形成了一条与外加刺激路线所经过的体区相一致的高电位反应带;③对10名无感传健康志愿者以柔软的画笔仅在头面部轻轻刷动刺激时,在SEP地形图上只在下肢代袁区出现了高电位反应。结论:沿经脉路线的外加刺激可以改变刺激穴位时SI诱发反应的分布,而仅仅在头面施与的无规则的外加刺激不能改变刺激穴位时SI诱发反应的分布,再一次证实了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决定因素。
  •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刺激方法作用于不同穴位后引起的温度变化效应,为经穴基础研究和针灸临床提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红外热像方法观察针刺、电热针、激光照射三种不同方式刺激曲池穴后,大肠经上4个主要穴位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大肠经上四个穴位对三种不同刺激引起的温度变化中,曲池穴的温度升高最为明显。其中电热针组和激光组在刺激后升温最高,分别达0.6℃和0.7℃左右。肘髎穴温度也有较显著升高,其中激光组温度升达1.1℃左右,电热针组达0.5℃左右.温溜穴和手三里穴温度在三种刺激作用后温度变化不明显。结论:大肠经上的不同穴位接受不同刺激后出现的温度反应有所差异,其中电热针的升温效果明显高于其它种刺激。
  • 摘要:目的:观察脏腑病变后相关穴位处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为脏腑-经穴相关的阐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2%甲醛直接注入家兔胃中造成家兔急性胃损伤模型,同时耳缘静脉注射2%伊文斯蓝。造模2h后用生理盐水经主动脉灌注放掉家兔全身血液,用直径0.6cm打孔器取"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穴处皮肤和肌肉组织,以7:3丙酮生理盐溶液提取EB并于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EB渗出量,从而观察"背俞"穴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程度。结果:1.家兔"背俞"穴处皮肤组织EB渗出量高于肌肉组织;2.正常家兔各"背俞"穴之间EB渗出量无差异,而怠性胃损伤后各"背俞"穴处处皮肤组织EB渗出量存在差异。以"心俞"、"肝俞"、"胆俞"穴处EB渗出量相对较多;3.怠性胃损伤家兔受皮肤组织总体EB渗出量较正常组增多,尤以"肝俞"、"胆俞"穴处增多显著;肌肉组织EB渗出量较正常组减少。结论:急性胃损伤家兔相关"背俞"穴处会出现神经源牲炎症反应,且不同穴位之间的炎症反应程序具有差异,提示背俞穴与脏腑之间具有相关性,家兔第4至第11胸椎附近可能是与胃腑关系密切的穴位所在。
  • 摘要:目的:观察与急性胃粘膜损伤相关的体表伊文思蓝(EB)渗出点的动态分布,并和大鼠穴位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其分布相关性,为疾病状状态下穴位的敏化的动态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e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口服稀盐酸组(n=50),口服生理盐水组(n=10)。采用空腹口服稀盐酸造成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分别观察造模当天(口服稀盐酸5小时后)以及第2、3、4、5天EB渗出点的分布。结果:急性胃粘膜损伤造成体表一些部位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点,即EB出点,这些反应点的分布呈一定的节段性,分布的节段从胸2~腰4(T2~L4),主要分布在胸6~腰1(T6~L1),主要相关穴位为:BL17-膈俞(相关百分比:47.5%),DU6-脊中(相关百分比:58.82%);BL20-脾俞(相关百分比:88.23%);BL21-胃俞(相关百分比:82.35%),中脘-RN12(相关百分比:17.64%),RN13-上脘(相关百分比:5.88%).而这些EB渗出点在正常状态时并不出现,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P<0.01,P<0.05。这些渗出点和疾病的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呈现动态分布,自造模后的2~3天,渗出点最多,随着疾病的自愈而消退。结论:穴位敏化和疾病的过程呈现相关性,说明了穴位在正常状态下呈现"合"的状态,而在疾病状态下呈现"开"的状态。
  • 摘要:目的:研究脾经穴位注射香菇多糖对"脾气虚"家兔体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生大黄苦寒泻下造成泄泻、萎靡、体重肛温下降等症状的"脾气虚"家兔模型,在模型家兔的足太阴脾经上三阴交、血海、地机三个穴位注射香菇多糖(LNT),观察LNT注射后对"脾气虚"家兔体征及免疫劝能的影响,并与肌肉注射LNT比较。结果:不同途径注射LNT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家兔的脾虚症状,提高"脾气虚"家兔RBC-C3bR花环率、血清IgM浓度;脾经三个穴位点作用优于肌肉注射LNT。结论:脾经不同穴位点注射LNT改善"脾气虚"模型家兔的体征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比肌肉注射途径显著,经络穴位给药的药效有特异性。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穴区对脊髓背角伤害性刺激信息感受性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外记录电活动的方法,在氯糖-乌拉坦混合麻醉下通过对大鼠耳大神经施于伤害性刺激,比较电针"扶突"、"合谷"穴对脊髓(C1~C3)背角神经元单细胞放电变化的影响。结果:电针"扶突"、"合谷"两穴可使由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率降低(-84.0,-51.0),这种现象可持续到停针后5分钟(-58.0,-29.0)。结论:电针"扶突"及"合谷"穴对脊髓背角广动力神经元(WDR)的伤害性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扶突"穴对伤害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提示电针的镇痛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也说明了针刺镇痛穴位的异性是以激活节段内控制为基础的。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家兔足三里及旁开非穴处组织液中组胺(Histamin,HA)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组织液内HA、5-HT对针刺的应答变化。方法:通过选用健康家兔,以自制抽吸针连接微量蠕动泵,在体抽取足三里及旁开非穴处组织液,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其中的HA和5-HT的含量。结果:在针刺条件下,足三里处组织液内的5-HT含量高于旁开非穴处,并有统计学差异,而HA含量也有高于旁开非穴处的趋势。结论: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内HA及5-HT时针刺的应答增加,可能与针刺引起的局部损伤以及MC脱颗粒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替代药物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可能性。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及放射免疫学方法研究针刺美元、关元+子宫、关元+内关、内关对去势七天雌鼠下丘脑GnRH、GPR54、Kiss-1mRNA的表达及外周血LH、E2浓度的影响,并与模拟性刺激及雌激素处理组对比分析,比较不同穴位及穴往组合的效应。结果:针刺不同穴位及穴位组合后,去势雌鼠下丘脑GnRH mRNA,Kiss-1mRNA表达的Ct值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子宫+关元组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雌激素处理组相比:GnRH mRNA无显著性差异,Kiss-1mRNA 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雌激素(E2)水平亦明显增高,但低于雌激素处理组及正常组,高于对照组及内关组。结论:雌激素与针刺对生殖内分泌功能的调节途径是不同的。
  •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大椎治疗后荷瘤小鼠脑皮质IL-Iβ、IL-2、IL-6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艾灸调节肿瘤免疫抑制状态的机理。方法:H22荷瘤小鼠随机分组:艾灸治疗组,非经穴治疗组,荷瘤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原位杂交检测脑皮质IL-1β、IL-2、IL-6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脑皮质IL-1β、IL-2、IL-6蛋白质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荷瘤组小鼠脑皮质中IL-1β、I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IL-6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上升;与荷瘤组比较,艾灸治疗组组小鼠脑皮质中IL-1β、IL-2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IL-6mRNA和蛋白则显著下降。结论:艾灸治疗能上调荷瘤小鼠脑皮质IL-1β、I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IL-6mRNA和蛋白表达。艾灸调节荷瘤小鼠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可能与调节脑皮质IL-1、IL-2、IL-6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 摘要:经络的研究即是中医学问题,也是生命科学问题,在经络气血概念没有被转化成现代科学的已知概念之前,它只是中医学问题,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无法介入,只有当它转化成已知的生物学概念后,才有可能借助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丰富现代科学的内容,经络气血与组织液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日本的藤田六郎、高野千石到我国的谢浩然、陈步、张人骥、杨威生、张维波、丁光宏等,他们分别从文献考证、经脉现象分析、形态学观察、生物力学测量、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等不同角度论述了这一观点,故该思想已经构成了经络研究中的一个学派,它是目前将中医问题转化成生物学问题的一个成功案例。笔者沿着这一思路扩大战果,取得经络研究的突破。
  • 摘要:根据两个基本特性让不得不确认所谓经络现象,特别是循经感传现象,应该就是神经功能活动的表现:1.切断神经而不损伤任何其它组织,在断端以下的一切组织的经络现象完全消失;2.针刺穴位诱发”得气”感,只有神经系统才具有的生理特性,其它组织都不具备类似的感觉特性。因此,确信经络现象与神经系统有密切的必然联系,这是笔者近年来经络研究的基本出发点。笔者应用神经电生理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了系列的研究。
  • 摘要:本文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古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实践,对中医经络学说的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古代人从事纺织和狩猎活动过程的分析,认为经络一词是古代人纺织移植到中医学的。同时,通过对经脉循行路线的探索,认识到经络是客现存在的,经络应当是祖国医学体系中的一种古老的中医临床体征症状甄别学,更应是中医各学科的诊疗规范。应当努力发掘,使中医经络学说的历史文化成为新世纪的遗产。
  • 摘要:目的:观察肠鸣音与胃肠运动的相关性。方法:2 组健康成人志愿者,每组各6例,分别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和山莨菪碱注射液。结果:注射新斯的明后肠鸣音有逐步增多的趋势,第3、5、6、7、8时段的肠鸣音脉冲次数与注射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注射山莨菪碱后肠鸣音明显减少,第2、3、4、5 6、7、8时段的肠鸣音脉冲次数与注射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肌肉注射促进胃肠运动药物可随着药效作用时间而同步出现肠鸣音增多,而抑制胃肠运动药物则出现肠鸣音同步减少,从效学的角度证明了肠鸣音与胃肠运动具有相关性。
  •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焦虑症状及抑制心理渴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海洛因成瘾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内关、百会穴,艾灸足三里穴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每次30min,一周2次,8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接受心理疏导治疗,1次/月,连续2个月。观察两组焦虑积分及焦虑状态、并进行海洛因线索诱导前后心理渴求评价。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成瘾者焦虑总分和标准分减少明显,焦虑状态有显著性差异,心理渴求降低。结论:接受单一心理疏导治疗对焦虑改善的作用有限,而针灸结合心理疏导综合治疗焦虑症状,抑制心理渴求的疗效优于心理疏导治疗。
  • 摘要: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常规针刺处理,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 摘要:目的:追踪评价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既定的检索策略,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在研试验注册中心,并手检2004~2008年中医核心期刊和文后参考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10个试验,各研究纳入病例数从35~102例不等,总共742例。结论:目前仍无充分证据证实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
  • 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原发感染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临床可见密集成簇的水疱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局部灼热剧痛,疼痛剧烈而顽固,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课题组研究人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即用棉花烧灼疱疹,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闪火灸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闪火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有利于推广于临床,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 摘要:母乳喂养是人类哺育婴儿的最理想方式.防治产后缺乳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婴儿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自2006年至2009年3月,针药结合治疗产后缺乳33例,取得满意疗效。
  • 摘要:直针刺为《内经》中十二节刺的一种,其方法和主治在《灵枢·官针》中有阐述"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也”,先挟捏起穴位处的皮肤,然后将针沿皮下刺之,这种刺法进针很浅,主治寒邪容于浅表部位的病症。现代临床上,直针刺应用非常广泛。从针刺部位上看,它不仅适用于头面胸腹部,且适用于肌肉丰满处,其主治较《内经》有所扩大;对热邪所致的皮肤瘙痒等症,对深部的病变如胃下垂等。当然《内经》上的主治病症如面神经麻痹更有其独特疗效;在临床上对上述病症用直刺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现做一浅述。
  • 摘要:目的:在开胸手术前进行针刺予以超前镇痛,做应激指带皮质醇的测定,从而探讨针刺超前镇痛对于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对针刺具有超前镇痛效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实验随机选择开胸手术患者,A组B组术前三日予以针刺超前镇痛,每日一次,连续三天。A组C组予以术后针刺镇痛。D组为全麻对照组。选取与应激的相关的皮质醇为观察指标,检测四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水平变化,从而探讨针刺超前镇痛对于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四组病人均控制疼痛指数在3以下.结果:肺癌手术患者4组各12例.配对t检验在入组测血清皮质醇作比较,均P>0.05无差异,说明是同等条件。其余配对t检验P>0.05,均无差异。自身比较中,B组入组与术后相比较,t=-2.357。C组入组与术前相比较,t=-2.350。C组入组与术后相比较,t=-3.391。D组入组与术前相比较,t=-2.62。D组入组与术后相比较,t=-2.493。结论:超前镇痛应用于矛胸手术的患者,调节时于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效果尚不明显。
  •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超前镇痛对于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对针刺具有超前镇痛效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实验随机选择开胸手术患者,A组B组术前三日予以针刺超前镇痛,每日一次,连续三天。A组C组予以术后针刺镇痛,D组为全麻对照组.选取与镇痛相关的β-内啡呔为观察指标,检测四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水平变化,从而探讨针刺超前镇痛对于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四组病人均控制疼痛指数在3以下。结果:肺癌手术患者4组各12例。配对t检验中,在入组各组作比较,均P>0.05无差异,说明是同等条件。A组术前与B组术前相比较,t=2.604。A组术后与B组术后相比较,t=3.054。C组术后与B组术后相比较,t=3.509。自身比较,均无差异。讨论:应用于开胸手术的患者,超前镇痛未见明显优势,而术后针刺可增力口血浆中β-内啡呔的含量,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 摘要:本文综述了2002年-2007年前有关特定穴与神经系统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报道,也在尝试有意向性地探讨外左穴位与内在中枢神经的相关对应性,以期对经络实质的解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摘要:针灸的疗效是以非特异性方法刺激功能主治特异的穴位来实现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以经穴与非经穴为研究切入点开展了大量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本文从理论挖掘、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经穴与非经穴效应比较研究的现状,并阐述了个人对今后研究的见解。
  • 摘要:偏头痛是二种神经内科的常风疾病,其治疗以急性期的对症处理为主。本文从针灸,中药,中西医结合,西药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偏头痛急性发作即时效应的临床研究作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发现,中医药研究在科研设计方面普遍缺乏统一的随机化标准、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亟待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论证;针灸和西药的即时疗效确切,但西药的副作用较为明显;针灸配合西药是否能够增效减毒,尚无文献报导,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HH-VD)模型大鼠性激素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双肾一央"(2K1C)法复制高血压,喂高脂饲料复制离血压复合高血脂模型,再采用二血管阻断(2-VO)法复制HH-VD模型。成年健康SD大鼠(SPF级)分为作假手术组8只,电针Ⅰ组8只(电针治疗,取百会、大椎、脾俞、肾俞穴,加电,连续波,频率80Hz,强度约1mA),电针Ⅱ组8只(非经穴,加电同电针Ⅰ纽)、西药组8只(尼莫地平治疗,按0.6mg/ml,20ml/kg体重灌胃)和模型组8只(不作治疗)。结果:HH-VD模型大鼠在模成后治疗前Y迷宫测试其错误次数(EN)、总反应时间(TRT)和达标准的反应次数(SN)均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治疗后电针Ⅰ、电针Ⅱ组、西药组大鼠的EN、TRT、SN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针Ⅰ组、西药组的EN、TRT、SN又低于电针Ⅱ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电针Ⅰ组、西药纽大鼠的睾九酮(T)、雌二醇(E2)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电针Ⅱ组的T、E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能改善HH-VD模型大鼠的性激素T、E2,并有效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
  •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处P物质(SP)在针刺效应产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肥大细胞(mast cell,MC)的关系,为针刺效应产生机理的阐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00只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针剌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PBS穴位注射组、模型SP穴位注射组、模型spantide(SP拮抗剂,[D-Argl,D-Trp7,9,Leull]-Substance P)穴位注射组、模型PBS穴位注射后针刺组、模型SP穴位注射后针刺组、,模型spantide穴位注射后针刺组,每组20只,以盐酸灌服法复制小鼠急性胃损伤模型,以,小鼠胃排空率为效应指标,、在肯定针刺足三里穴促进模型小鼠胃排空率的基础上,观察足三里穴位SP变化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小鼠胃排空率)。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对胃损伤小鼠胃排空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正常小鼠作用不明显;穴位注射1.5μg spantide后针刺对胃损伤小鼠胃排空率促进作用消失,说明拮抗穴位处SP后针刺效应消失;足三里穴注射0.9μg SP对胃损伤小鼠胃排空率无影响,说明穴位注射0.9μg SP无针刺样作用。结论:P物质可能是针刺效应产生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局部皮下筋膜和肌肉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细胞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的影响,从筋膜角度进一步探讨针刺对机体的影响机理。方法:20只SD大鼠通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未加任何处理,针刺后三里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后三里和非穴并捻转,电针后三里组针刺得气后连电针。治疗结束后分别取针刺点局部浅筋膜和肌肉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实验。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针刺后ERK1/2与对照纽相比染色程度均有所增加,但以非穴针剌组增加明显。针刺后P38的染色只有非穴针剌组增加较为明显。免疫印迹显示:针刺后筋膜结缔纽织ERK1/2、D.ERK1/2和P38表达均有明显增加,但以非穴增加明显。结论:针刺作为一种损伤性刺激,对局部浅筋膜的ERK1/2和P38MAPK有上调作用,本实验猜想针刺对机体除了神经调节外,与经络高度相关的结缔组织支架的存在可能在微观的信号转导层面对机体局部细胞分化与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 摘要:颈7>颈6胸1,而被CTB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呈柱状分布在颈6至胸1节段脊髓前角第9层的后外侧部;同时,被CTB标记的跨神经节细胞申抠端神经纤维投射集中分布在颈6至胸1节段脊髓后角第3、4层的内侧,并散在分布于内基底核以及楔束核的内下方和外部楔束核。结论:应用CTB神经示踪技术证明与劳宫穴区相关的初级神经元传出及其中枢传入表现在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呈节段性和区域性的规律性分布。">目的: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CTB)神经示踪技术揭示劳宫(PC 8)穴区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异相关性。方法:实验甩雄性大鼠5只,将511%CTB分别注冬前足掌心,这一解剖部位相当于人体手厥阴心包经的"劳宫"穴。3天后将实验动物灌流固定,取出颈、胸部背根神经节,脊髓和大脑.然后将各部位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显示CTB标记的神经元或神经纤维终末。结果:所有的CTB标记均出现在示踪剂注入侧的相关神经组织。大量被CTB标记的神经节细胞分布在颈6~8和胸1的背根神经节,数量依次为颈8>颈7>颈6胸1,而被CTB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呈柱状分布在颈6至胸1节段脊髓前角第9层的后外侧部;同时,被CTB标记的跨神经节细胞申抠端神经纤维投射集中分布在颈6至胸1节段脊髓后角第3、4层的内侧,并散在分布于内基底核以及楔束核的内下方和外部楔束核。结论:应用CTB神经示踪技术证明与劳宫穴区相关的初级神经元传出及其中枢传入表现在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呈节段性和区域性的规律性分布。
  •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任脉经穴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嘴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裣法建立大鼠大脑申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模型+电针任脉治疗组。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脑内侧脑室下区、海马齿状回区bFGF蛋白及bFGF mRNA的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纽与假手术组相比,bFGF蛋白及bFGF mRNA的阳性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基中造模后7天人、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任脉组的阳性表达多于模型组,但于造模后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14天及28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任脉经穴能够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bFGF蛋白及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任脉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保护机制之一。
  • 摘要: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其以完整的理论和明确的疗效保障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本文探讨了经络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经络研究的关键点和突破点,以及经络研究的科学性和国际性。
  • 摘要:目的:通过现察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成人体表胃、肠、心电功能的影响,探讨腧穴对脏腑效应的特异性规律。方法: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30例健康成人针刺十二经不同穴位前后的体表胃电图、肠电图、颈动脉搏动图、心音图、心电图,比较胃电图频率和振幅、肠电图频率和振幅、左室射血时间、射血前期、血液动力学比率等变化的差异。结果:针刺健康人十二经穴后,见曲池、太冲、外关、足三里、阴陵泉、养老六穴对健康人胃电振幅有影响,表现为太冲有降低胃电振幅的作用;曲池、外关、足三里、阴陵泉、养老有升高胃电振幅的作用,且五组穴位之阍两两比较,见阴陵泉与曲池、外关、足三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养老与曲池,外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升高振幅的作用效果阴陵泉>养老>足三里>外关>曲池。针刺健康人十二经穴后,见通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穴对健康人肠电图振幅有影响,穴位之同虽无明显差异,但有养老>阳陵泉>阴陵泉>通里的趋势。针刺各穴位对肠慢波频率无明显影响。针刺健康人十二经穴后,心功能指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但也有部分穴位如足三里、太冲、通里、养老、外关、曲池等表现出对心功能指标有影响的趋势。结论:常规针刺不会对健康人心、胃、肠的生理状态产生破坏作用,对于生理机能在正常值范围内的波动有调节作用.十二经穴中,肠与"通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四穴的关系较它穴更密切,提示正常人在生理状态下,与其他经脉相比,手少阴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与肠腑的关系更密切。从体表经穴观察相应脏腑的功能变化发现经脉(穴)与脏腑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关特异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多经司控一脏"与"一经调节多脏"的规律。
  • 摘要:经穴功能的特异性和整体性是针灸经络研究中的最基本的问题,只有把经穴功能特异性和整体性的规律和影响的因素弄清楚,针刺效应的机理和经络实质的相关问题才能得到科学的阐明。在过去也观察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针刺同一经脉在躯体不同部位的穴位,对所属脏器的功能都有显著的影响,与旁开或远端的非经对照部位比较有显著差异;针刺经脉线上的穴位和经脉线上的非穴位点对所属脏腑的功能都有显著影响,但针刺穴位的作用较针刺非穴位点强;针刺同一经脉的远端穴和局部穴(对所观察的脏器而言)的针效无明显差异。本文是在这些工作的墓础上,以视网膜电图(ERG)、视觉诱发电位(VEP)为指标,分别观察了针刺胆经一光明穴,心包经一内关穴,胃经一足三里穴时对上述两种指标的影响,以便观察穴位的针刺效应有无相对特异性。
  • 摘要:目的:观察常态下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六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四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上廉),两个为非穴位点(曲池-臂臑中点、手三里上1寸)。六个测试部位分为三组(臂臑-曲臂中点、手五里-手三里上1寸、手三里-上廉),对每名受试者每次观察一组,其中一个水平为组织氧分压,另一个水平为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每名受试者共测试六次,同对在各测试点内外1.5-2cm处取一个非经对照点。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60分钟,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情况卞沿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非常显著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合谷穴时,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降低与电针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值呈上升趋势,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电针后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无差异,与电针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电针前比较无差异,与电针期间比较显著降低。而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对内外两侧对照点的氧分压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电针前比较无显著变化,电针后氧分压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也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常态下大肠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能量代谢都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略有增高并使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 摘要:目的:观察常态下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六个测试点,测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四个为穴位(臂膈、手五里、手三里、上廉),两个为非穴住点(曲池-臂膈中点、手三里上1寸)。六个测试部位分为三组(臂膈-曲臂中点、手五里-手三里1寸、手三里-上廉),对每名受试者每次现察一组,其中一个水平为组织氧分压,另一个水平为组织温度,每名受试者共测试六次。同时在各测试点内外1.5-2cm处各取一个非经对照点。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温度60分钟,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压电针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情况下沿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均显著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合谷穴时,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降低与电针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温度值降低,统计学无显著点异.电针后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无差异,与电针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温度与与电钟期间比较无差异,与电针前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计时,内外两侧对照点的氧分压及温度与电针前比较无显著变化,电针后氧分压及温度也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常态下大肠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及温度都较其两侧非经时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步增强,并能加速传导热量。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 摘要:经络生物电学说为分子、细胞和器官的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电在整体水平上是无法分层次检测的,而这三个结构层次所产生的生物电的综合就形成了整体性生物电,这个整体生物电在体内形成闭合流动系统,即人体经络系统。生物电共振治疗技术是采用生物电共共振波,对人体生物电进行共振治疗,快速生物电荷的分布,平衡整体生物对岸的流动,快速消除水肿,解除疼痛。生物电共振治疗技术具有完善的生物电理论基础,快速持久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心包经穴位对急性轻度缺氧健康志愿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吸入低氧混合气体条件下,电针心包经穴位,采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输出量"(CO)、"搏出量"(SV)、"心率"(HR)3项指标在针刺前后妁变化。结果:电针内关穴能显著降低CO和SV,电针郄门也能显著降低CO,针刺脾经地机穴则对上述指标均元明显影响。结论:电针心包经穴位内关、郄门能降低健康志愿者急挂轻度缺氧所致的CO、SV升高,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牟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少阳经特定穴组30例,非经非穴组30例,均采取同样的针刺治疗方法,进行对照观察。在TCD的显示下,分别记录针刺前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针刺少阳经特定穴组的患者脑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而非经非穴对照组未见有明显改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有较好双向调节作用。
  • 摘要:目的:脂肪组织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其分泌的脂联素(adiponectin)与机体的能量和物质代谢活动密切相关,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脂粘连蛋白和瘦索与循经高温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用健康家兔1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胆囊炎模型10只.切取模型组的循经高温反应部位的纽织和对照组相应部位的组织进行匀浆,离心处理,取上清液,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标法时上清液内的脂粘连蛋白进行检测和切片染色的显微镜观察。结果:体表红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有7只在左右腹例沿胆经的位置出现长短不一的循经高温反应(0.5~1℃)带或区,右侧多于左侧,而对照组则未显温度升高。经对所得结果的初步分析,脂联素含量变化与循经高温反应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另外,通过观察组织切片,在红外热像仪所测的高温反应组织内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并多沿血管分布。在同体对例和对照组的相应部位的组织内,脂肪细胞数量少,细胞体积也较。结论:初步结果提示脂肪细胞与循经高温反应有一定相关性。
  •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阳陵泉对正常人健康状态体表热像的即刻影响。方法:采用医用红外热像仪对正常人的健康状态的红外热图进行数据采集,并观察艾灸足三里、阳陵泉15分钟后头面躯干的体表热像变化。其中艾灸足三里组55例,艾灸阳陵泉组15例,假艾灸组10例。评价艾灸前后的热图变化和具体温度变化。结果:艾灸足三里对内眦、口周、鼻周、一口周、额头、锁骨上窝、乳腺、胃区、横结肠区、腹股沟、后背下段的热像改变强于阳陵泉;艾灸阳陵泉对双颊、后背上段、脊柱热力线的热像改变优于足三里。艾灸足三里或阳陵泉对远瑞特定部位升温的具体数值在1℃左右。结论:艾灸足三里或阳陵泉均可在头面和躯干的某些特定部位产生即刻的热效应。呈现一种"靶向关系"。本实验中没有观察到足三里或阳陵泉与远端效应部位之间有直接的线性联系。
  •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针灸穴位和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数字人数据和CT,MRI数据,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并与中医经络相比较。并对全身筋膜结缔组织支架进行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分析。结果: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显示出与中医经络记载走行接近的影像结构,提示全身的结缔组织均与经络密切相关。结论: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是人体筋膜支架.j经络的组织学结构为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穴位是筋膜上在接受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提出一种新的解剖学分科方法和学术研究领域:筋膜解剖学。筋膜解剖学认为人体是由非特异性结缔组织支架所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以及由已分化功能细胞所构成的功能系统所构成。对支持与储备系统本身的研究以及支持与储备系统和功能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之为筋膜学。
  • 摘要:经络是个什么样的调节系统呢?本文从经络役使原理的逆问题分析中提出:神经丛是有序的。神经发育需要诱导因子。那么诱导空间的结构必然是有序的;这种非易显性结构是以位置信息的有序性为基础;位置信息的有序特征具有普遍性。在各个微观位置结构状态信息的有序特征集合中,恰好存在与跨体节纵向经络样宏观特征相一致的关联。这种关联通过经络役使原理复合着神经丛上的密度特征、位相特征、包络特征以及微血管、淋巴管、结缔组织、皮肤、系统性信道结构等等子空间的纵向特征。这是动物在惯性适应原理支配下进化的必然结果.位置结构和位置信息是普遍存在的,那里有着阿氏穴、经外奇穴的合理位置,经络是位置信息分布特征的一种简化关联模型。经络、穴位是靠位置信息进行调节的;在那里针灸除了位置信息的特殊性外,更容易激发出位置信息的规模效应、连锁效应、协同效应。经络是位置信息调节系统;经络是研究位置信息的结构,传输和功能的科学。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大组,即: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电针人中、内关组(下称:中内模型组);模型+电针曲池、足三里组(下称:曲足组)。每组12只失鼠,随机分为甲、乙两小组。采用改良Longa线拴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甲组大鼠在24h时间点处死,乙组犬鼠在48h时间点处死。采集颈动脉血并断头取脑,检测血清和脑组织中NO和ET-1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内模型组、曲足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O和ET-1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内模型组血清和脑组织中NO和ET-1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能抑制NO和ET-1的过度升高,可能是电针中内模型组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作用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处胶原纤维在针刺急性佐剂关节炎(AA)SD大鼠足三里镇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穴位注射I型胶原酶法破坏穴区胶原组织结构。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正常组(N)、对照组(M)、腋原酶注射组(C)、捻转组(R)、提插组(L)、胶原破坏预处理捻转组(CR)及胶原破坏预处理提插组(CL)。在AA大鼠模型上,采用辐射热缩爪反射的方法,以大鼠缩爪反射的潜伏期为观察指标,比较破坏与不破坏穴位区胶原组织结构两种情况下,针刺足三里捻转或提插手法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取各组穴区组织制戍石蜡切片。经特殊染色法染色,观察其中的胶原纤维及肥大细胞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结果发现捻转和提插针法对AA大鼠均有显著的镇痛效应,且伴有肥大细胞高脱颗粒率;破坏胶原结构后穴位肥大细胞脱颗粒受明显抑制,同时两种手法的镇痛效果也大大削弱。结论:穴区胶原纤维与肥大细胞在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胶原纤雏参与了针刺信号由穴位向耙器官传输与转换过程,而肥大细胞脱颗粒则始终与针刺镇痛效应成正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脑缺血的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大组,即: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电针人中、内关组(下称:中内模型组);模型+电针曲池、足三里组(下称:曲足组)。每组12只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两小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甲组大鼠在24h时间点处死,乙组大鼠在48h时间点处死。断头取脑检测脑组织中NO、NOS和ET-1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内模型组、曲足纽大鼠脑组织中NO.NOS、ET-1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内模型组脑组织中No、NOS、ET-1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能抑制NO.NOS、ET-1的过度升高,可能是电针中内模型组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1(CB1受体)是否参与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280~320g),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ham),戊巴比妥钠对照组(con),电针预处理组(EA),溶剂-电针预处理组(v-EA),CB1受体拮抗剂组(AM),CB1受体拮抗剂-电针预处理组(AM-EA)。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动物每天均腹腔注射(ip)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连续5d.Sham组仅行假手术;COB组仅缺血再灌注;EA组接受电针刺激百会穴30 min/d,连续5d;AM组每天腹腔注射AM251 1 mg/kg,连续5d;v-EA组和AM-EA组每天在电针预处理前30min分别给予溶剂(二甲基亚砜:Tween-80:生理盐水:1:1:8)3mL/kg(ip)和AM251 1mg/kg(ip),连续5d,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在最后一次预处理24 h后行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120 min)模型,砚察再灌注后24 h时神经功能评分(NFS),并取大脑行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以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Sham组NFS正常且TTC染色未见脑梗死灶;再灌注24 h后EA纽和v-EA组NFS明显小于con组、AM组和AM-EA组;EA组和v-EA组再灌注24 h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分别为(31.42±8.32)%和(27.17±9.26)%,明显小于con组、AM组和AM-EA组;而AM组、AM-EA组与con组之间NFS和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电针刺激大鼠百会穴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可能通过CB1受体介导。
  • 摘要:目的:研究发现ERK1/2通路参与大麻素CB1受体激活所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抗焦虑作用等效应。研究已经证实电针预处理通过激活CB1受体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且大量研究证实,在缺血和非缺血预处理中诱导脑缺血耐受均有ERK1/2通路参与。故本实验拟观察重复电针预处理是否通过夫麻素CB1受体激活ERK1/2通路从而诱导脑缺血耐受。方法:1.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纽:Control组(CON组)、电针组(EA组)、AM251(CB1受体拮抗剂)组和AM251+EA组。CON组:行戊巴比妥钠(40mg/kg,i.p.)麻醉;EA组:麻醉后取"百会"穴,选用疏密波、频率2/15Hz、电流强度1mA, 持续电刺激30mm;AM251组:腹腔注射AM251 1mg/kg并麻醉;AM251+EA组:电针前30min腹腔注射AM251 1mg/kg。以上处理重复5天.各组大鼠分别在末次处理后2h和24h行Westernblotting检测脑内ERK1/2磷酸化水平。2.雄性SD大鼠45只,除Sham组,其余分组同上并在未次处理后24h行MCAO, 缺血2h,再灌注2h和24h分别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内ERK1/2磷酸化水平.Sham组大鼠栓线不插入大脑中动脉,其余操作同CON组。3.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Sham组、CON组、EA组、U0126组(:MEK1/2抑制剂),U0126+EA组和DMSO+EA组.Sham组、CON组和EA组的处理同上。U0126+EA组:电针前30min腹腔注射U01260.5mg/kg;DMSO+EA组:电针前30min腹腔注射20%DMSO0.6ml/kg.以上处理重复5天.除sham组,其余大鼠均在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h行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NFS)和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测量。结果:1.末次EA预处理后2h,EA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相比明显增强;AM251+EA纽与EA纽相比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末次EA预处理后24h,EA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纽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再灌注2h、24h,EA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相比明显增强;AM251+EA组与EA组相比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3.EA组的NFS明显优于CON组;U0126+EA的NFS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EA组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小于CON组;U0126+EA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重复电针预处理可以增强大鼠脑内磷酸化ERK1/2的表达水平;且可以增强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内磷酸化ERK1/2的表达水平。采用MEK1/2(ERK1/2上游激酶)抑制剂U0126阻断ERK1/2通路激活可以逆转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说明ERK1/2通路激活参与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CB1受体拮抗剂AM251可以逆转重复电针预处理所引起的大鼠脑内磷酸化ERK1/2的表达水平增强,说明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ERK1/2通路激活依赖CB1受体。因此推断重复电针预处理通过大麻素CB1受体激活ERK1/2通路从而诱导脑缺血耐受。
  •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SNI模型机械痛阈、脊髓背角微透析液中Glu含量,以及脊髓背角传入神经Glu阳挂物质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模型、和电针组,每组10只,制备SNI模型。于造模前一天、造模第7和第14日,测定大鼠自由状态下损伤侧机械痛阈;第8日开始,电针(2Hz,1mA,30min)环跳和委中穴,1次/日,共7天。第14日用微透析收集脊髓背角传入神经末梢释放的游离Glu,用OPA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Glu含量(μmol/μl);脊髓L4、L5节段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电针对脊髓背角传入神经Glu阳性物质的作用。结果:电针可显著显著扭转SNI模型大鼠机械痛阈的下降;模型组脊髓微透析液中 Glu显著增加;而传入神经Glu阳性终末的平均光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经电针干预后,透析液中Glu显著减少;G1u阳性终末的平均光密度显著,表明电针干预可显著抑制Glu的异常释放,从而Glu终末中的阳性物质储存显著增加。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SNI模型有显著镇痛作用,该作用与电针显著抑制脊髓背角传入神经未梢释放Glu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观察飞经走气针法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2组均按常规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选用百会、人中、神门、足三里、悬钟等穴位,观察组采用飞经走气针法治疗,对照纽采用电针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运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画钟试验(CDT)、延迟故事回忆(DSR)、功能活动问卷(FAQ)进行测评,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测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飞经走气针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疗法。
  • 摘要:目的:通过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观察足阳明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以临床疗效探讨经穴效应是否有相对特异性。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到经穴治疗组和非经非穴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胃经上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各随访一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完成,1月随访,3月随访要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简称NDI症、NDI质)。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NDI症、NDI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治疗前后NDI症、NDI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经穴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
  • 摘要:目的:观察浅刺加穴位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此基础上同时予浅刺及自制"面瘫穴敷方"进行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并比较两组痊愈患者的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率88.33%,对照组痊愈率66.67%,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痊愈患者的疗程较对照组痊愈患者的疗程明显缩短。结论:面瘫急性期浅刺加穴位敷贴治疗面瘫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可以缩短疗程。
  • 摘要: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不能认定凡与西医不符的就不科学。中西医结合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精粹,应该从中医学和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出发,求异存同,求异促同,产生新的结合医学理论。
  • 摘要:脑内微透析技术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在体研究脑内神经递质活动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微透析技术可以精确测定脑内特定脑区神经递质的变化情况。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以及微透析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在中医经脉脏腑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提出设想和思考。
  • 摘要:代谢组学技术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部分被广泛使用于多个领域,针刺研究也引入了这一新兴的技术。同时影响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的因素也逐渐出现,在运用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使这些影响最小化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严格筛选受试对象、控制受试对象的饮食、运动、昼夜节律、规范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以及统一针刺刺激量是可能的有效方法。
  • 摘要:艾灸是针灸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疾病时产生温热效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艾灸生物物理特性、艾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 摘要:近年来,国外对针灸临床疗效评价做了大规模的系统评价,本文搜集并分析了Cochrane图书馆发表的与针灸有关的系统评价以及部分国外发表的针灸临床系统评价文献。Cochrane图书馆目前注册的针灸治疗的疾病共68种疾病,已对42种疾病初步评价。结果:针灸的有效病种仅有6种,包括:原发性头痛,慢性颈痛,化疗后的恶心呕吐,高频TENS对原发性痛经,TENS对膝骨关节炎疼痛。而且大部分证据有待提高。其他36种疾病均因为证据不足尚不能结论。正在开展的有26种,尚无初步结果。这些系统评价的结果很令震惊,以往认为针灸疗法有效的疾病,却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有效。面对现代的临床评价体系,针灸临床强调的临床选穴,辨证论治,针刺的角度与深浅,操作时间等等因素统统忽略,因此建立针灸临床合理的评价体系成为一个针灸临床最为紧迫的问题。因此建议加强针灸疾病诊疗规范的研究,加强针灸临床质量拉制,对安慰针灸和针灸对照组的设置进行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要加强穴位和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探求疾病阳性反应穴位或穴区的诊疗规律,现阶段应特别加强穴位诊断疾病的研究,最终揭示穴位反应疾病的规律。
  • 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胎位不正的古代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分析古代针灸处方的特征。方法:以难产、横生逆产、横产,逆产等为文本词,检索《中华大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中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44条文献记录,涉及14个穴位和8条经脉,共86频次;采用针刺15条,灸法13条,其余未标明。结论:腧穴经脉的选取体现了胎位不正的病机特点,多选三阴交、至阴、合谷,经脉以脾经、大肠经、膀胱经为多;针刺与灸法并用,至阴多直接灸,其余穴位多针刺。
  • 摘要:目的:讨论督脉的循行路线。方法:传统的理论认为督脉起于小腹,沿脊柱内部向上循行,笔者认为这有悖于"阴阳交感","阴升阳降"的理论;同时,与整个经络系统"阴经向上走,阳经向下走"的规律不一致;任督二脉亦无法形成"小周天"的循环体系;对《内经》的原文进行解读,颇多矛盾费解之处,当属错简或衍文,有待考证;《(灵枢.营气》已有督脉"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的描述;滑氏亦已提出"督脉,循脊骨入骶"。结论:督脉应起于头面部,上额循巅下项,循脊入骶下行至小腹。
  • 摘要:如何对经穴效应特异性进行量化研究是当前国内外针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经络、腧穴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自动神经选择的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R)CPT/C)能够客观地全面分析和量化有髓鞘和无髓鞘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本文主要介绍Neurometer(R)CPT/C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在经穴效应特异性量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展望。
  • 摘要: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包括大麻素受体、内源性配体以及参与其降解的酶类。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病理和生理过程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大麻素不仅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被发现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细胞水平,也同样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大麻素通过许多不同的通路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减少细胞钙内流、抑制谷氨酸能神经传递、抗氧化以及抗炎作用等。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报道,就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大麻素在神经保护方面的药理学作用和临床意义。
  • 摘要:根据经络的循行规律和腧穴的位置特点,总结出"相对穴",它使"经络、腧穴、操作"三位一体,既能方便掌握经络的循行;又使定穴方便,知一晓二;应用对刺或透刺,操作方便,疗效好。在教学中应用,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效果良好。
  • 摘要:《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等内容,是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专业课,因内容众多而繁杂,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掌握一直都是研究探索的重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教授的主体,要达到教好、学好并掌握,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基础教育工作,为此笔者在《针灸学》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