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社联动”与残疾人社会救助模式创新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第一批“三社联动”试点社区为例
【6h】

“三社联动”与残疾人社会救助模式创新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第一批“三社联动”试点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

1.社会救助

2.“三社联动”

3.残疾人

(一)国外的研究

(二)国内的研究

(三)文献述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可能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三社联动”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相关理论

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二、需求层次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章 “三社联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基于残疾人社会救助模式演变的分析

(一)封建社会的残疾人社会救助

(二)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前的残疾人社会救助

(三)21世纪以来的残疾人社会救助

二、残疾人社会救助“多元供给”的必要性

(一)救助水准较低,区域、城乡差别较大

(二)政府提供的各类残疾人救助服务在实践中均存在短板

(三)社会救助的区域封闭性,对外来人员的限制与歧视

三、残疾人社会救助“多元供给”的可能性

(一)残疾人定位的转变

(二)目标定位的转变

(三)政府责任的转变

(四)社会组织自身优势日趋显著

第四章 “三社联动”残疾人社会救助服务的构成分析

一、互动主体分析

(一)服务需求主体分析

(二)服务供给主体分析

二、构成要素分析

(一)服务内容

(二)服务机制

第五章 “三社联动”残疾人社会救助服务的现状分析

(一)服务多元化

(二)服务专业化

(三)操作智能化

(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二)满足多样化居家服务需求

(三)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四)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一)存在问题

(二)问题产生原因

第六章 “三社联动”残疾人社会救助服务的优化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二)强化政府政策引导

(三)推动多元主体协调

二、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

(一)加强社会组织的规范性建设

(二)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性特点

(三)维护社会组织的公益性目标

(四)加强社会组织与其他供给主体的联系

三、提升救助对象的认同度

(一)提高项目指标的信度和效度

(二)增强评估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1. 中文著作类

2.中文译作类

3.中文文章类

二、外文类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救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直以来,政府都在社会救助的实践中承担了主要责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治理理论等理论的影响,社会力量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并且在社会救助领域政府责任和社会对残疾人自身的定位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社会组织在残疾人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方面的专业优势也日趋显著。基于此,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救助领域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日益凸显。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这“三社”在政府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下,有机联动、协同合作,逐渐成为社会救助领域的服务供给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残疾人的社会救助为切入点,以安徽省芜湖市第一批“三社联动”试点社区为例,探究在残疾人社会救助服务供给的实践中,“三社”如何通过联动发生作用。研究发现,“多元供给”的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模式相较于单一的政府供给,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这种模式具有多元化、专业化、灵活性、互补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在提供社会救助服务时存在的救助水平较低、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以及供需之间的矛盾等短板。  在“多元供给”型的残疾人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模式中,存在属性各异的多种交互主体,包括政府、残联、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以及残疾人及其家庭等。在“多元供给”型残疾人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机制中,政府主要扮演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残联是残疾人利益的代表者,负责整合多方救助资源同时也承担部分监督职责。社区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多元化救助格局在基层的形成与发展。社区在外部要连接政府和残联,及时接收相关政策;在内部要协调社区内部资源、推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协同联动,并对其他主体提供支持、展开监督。社会组织和社工则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面向残疾人具体生产、递送社会救助服务。  “多元供给”型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模式,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整合了救助资源,同时较好地满足了被救助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使得各类社会救助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目前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政府一元供给模式存在依赖、协调机制有待健全、客观条件有待完善等方面。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合理、各主体之间协作能力偏弱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在以后的社会救助服务供给实践中,要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性特点;提高被救助者对“多元供给”模式的认同度;提高社会救助服务项目的科学性等。总之,“多元供给”模式的实践经验表明,“三社联动”是残疾人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促进社会救助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举措。

著录项

  • 作者

    闻雨琪;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学科 社会保障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安建增;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残疾人,社会救助,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