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研究
【6h】

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

1.2.1关于认同研究

1.2.2关于大学生认同研究

1.2.3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1.2.4关于大学生认同培育路径研究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研究重点

1.4.2研究难点

1.4.3研究创新点

2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理论阐析

2.1认同理论

2.1.1认同的基本内涵

2.1.2认同的发展脉络

2.1.3认同的心理机制

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

2.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

2.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

2.2.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

2.3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理论阐释

2.3.1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内涵指向

2.3.2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时代特质

2.3.3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理论溯源

3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实证分析

3.1现状调研

3.1.1调研目的

3.1.2问卷设计

3.2问卷结果分析

3.2.1样本数据分析

3.2.2数据结果分析

3.3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现状

3.3.1总体情况

3.3.2存在问题

3.3.3原因分析

4强化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路径建构

4.1重视高校的教育引导

4.1.1创新思政课堂的理论教育

4.1.2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4.1.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4.2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4.2.1强化对“新思想”的全面学习

4.2.2坚定对“新思想”的理论自信

4.2.3发挥对“新思想”的主观能动

4.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3.1注重家庭对孩子“三观”的培养

4.3.2推动政府对网络环境的监管

4.3.3增强媒体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因此大学生对“新思想”的认同与否,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进程。大学生“新思想”认同是指在大学生了解“新思想”的基础上,自觉地接受“新思想”,并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趋同于“新思想”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开展对大学生“新思想”认同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时在分析、梳理大学生“新思想”认同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就大学生对“新思想”的认同现状展开调查,结合数据分析表明,总体上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要求一致:当代大学生对“新思想”都有所了解,并能自觉认同“新思想”。但也不乏存在部分大学生对“新思想”的认知认同不全面、情感认同不稳定、行为认同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大学生自身政治素养的局限影响认知认同、高校思政课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影响认同程度、社会在政治引导上的纰漏制约认同效果。  实证调研发现,增强大学生对“新思想”认同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个人、高校、社会三个层面作为切入点,然后分别从知、情、行出发,进行探究。首先,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自身政治素养,加强对“新思想”的理论学习,自觉学习认知“新思想”,推动大学生对“新思想”的由知到行。其次,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显形教育和隐形教育的结合,共同推动大学生对“新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最后,从宏观上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和感召大学生,在全社会进行对“新思想”的宣传教育,促进大学生对“新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