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区桥址风特性及高墩大跨桥梁风致振动研究
【6h】

山区桥址风特性及高墩大跨桥梁风致振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 1 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地形模型过渡段线形研究现状

1.3 山区风特性研究现状

1.3.1 简单地形风特性研究

1.3.2 实际桥址地形模型风洞试验

1.3.3 实际桥址地形模型数值模拟

1.4 高墩大跨桥梁抖振分析研究现状

1.5 风障气动选型研究现状

1.6 研究背景与内容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内容

第 2 章 地形模型边界过渡段二维数值模拟优化

2.1 引言

2.2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2.2.1 评价指标

2.2.2 基于关联度的权重确定方法

2.3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2.3.1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2.3.2 湍流模型

2.4 地形模型过渡段外形二维数值模拟

2.4.1 计算域与求解参数

2.4.2 工况设置

2.4.3 数值模拟结果

2.5 地形模型过渡段最优过渡段选取

2.5.1 计算过程

2.5.2 结果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 3 章 山区桥址地形模型风洞试验

3.1 引言

3.2 工程简介

3.3 试验概况

3.3.1 试验模型

3.3.2 试验装置

3.3.3 试验工况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主梁高度处横桥向风速

3.4.2 主梁高度处风攻角

3.4.3 沿桥跨不同位置风剖面

3.4.4 沿桥跨不同位置湍流度

3.5 本章小结

第 4 章 山区桥址地形模型三维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山区桥址地形模型三维数值模拟

4.2.1 湍流模型

4.2.2 计算域与求解参数设置

4.2.3 网格与网格无关性验证结果

4.3 山区地形平均风特性数值模拟结果

4.3.1 主梁高度处横桥向风速

4.3.2 主梁高度处风攻角

4.3.3 沿桥跨不同位置风剖面

4.4 过渡段效果流场可视化

4.4.1 风速

4.4.2 湍动能

4.4.3 风攻角

4.5 本章小结

第 5 章 高墩大跨度桥梁变截面桥墩气动力测压试验

5.1 引言

5.2 试验概况

5.3 基本概念

5.4 桥墩典型断面力系数

5.4.1 均匀流场桥墩典型断面力系数随风偏角的变化

5.4.2 紊流场桥墩典型断面力系数随风偏角的变化

5.4.3 均匀流场桥墩典型断面力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

5.5 表面压力系数

5.5.1 表面压力系数随风偏角的变化

5.5.2 表面压力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

5.6 顺桥向力系数均方根

5.6.1 均匀流场顺桥向力系数均方根

5.6.2 紊流场顺桥向力系数均方根

5.6.3 不同风攻角顺桥向力系数均方根

5.7 本章小结

第 6 章 山区桥梁大攻角下风障气动选型

6.1 引言

6.2 静气动力系数及风速折减系数定义

6.2.1 静气动力系数

6.2.2 风速折减系数定义

6.3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6.3.1 试验模型

6.3.2 试验装置

6.3.3 试验工况

6.4 带风障的主梁断面二维绕流数值模拟

6.4.1 计算域与求解参数设置

6.4.2 网格与网格无关性验证

6.5 风障气动力试验与模拟对比

6.5.1 风剖面

6.5.2 主梁断面静三分力系数

6.6 数值模拟结果

6.6.1 流场可视化

6.6.2 风剖面

6.6.3 湍流强度

6.7 最优风障构型选取

6.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若干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以跨越山区峡谷和跨海湾工程建设为主。为适应山区地形,高墩大跨桥梁成为山区桥梁的首选,山区地形桥位风特性、风荷载以及风致振动问题是影响山区大跨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论文以贵州新建瓮马铁路湘江特大桥为工程依托,开展了山区地形桥位地形模型边界合理过渡段、山区高墩大跨桥梁施工期风致振动以及山区高墩大跨桥梁风障选型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对不同虚拟倾角的Witozinsky曲线及水平段直线组合进行二维风场数值模拟。采用基于关联度的权重确定法,对地形模型入口边界处风速增大比例系数、等效风攻角、顺风向湍流度增大比例系数及竖向湍流度增大比例系数共四个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确定地形模型边界的合理过渡段曲线形式。  (2)以新建瓮马铁路湘江特大桥为依托,选择桥址中央为圆心,取半径4000mR?范围内地形制作几何缩尺比为1∶1500桥位地形模型,并根据最优过渡段曲线构型设计制作三维过渡段模型。通过地形模型风洞研究有、无过渡段时主梁高度处横桥向风速、主梁高度处风攻角、沿桥跨不同位置处风剖面及湍流度剖面。  (3)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有、无过渡段的地形模型风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流场可视化进一步评价比较过渡段对准确模拟桥址处平均风特性的作用。  (4)设计制作湘江特大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气弹模型,并在变截面桥墩上沿高度不同位置布置测压断面,分别在均匀流场、紊流场下对桥墩气动力及表面压力系数分布进行研究。通过测压数据的处理分别得到均匀流场、紊流场及均匀流场不同风攻角下桥墩不同断面力系数、表面压力系数随风速及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顺桥向力系数均方根值,为精细化抖振分析提供参考。  (5)采用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山区高墩大跨桥梁的风障气动选型进行了研究。在大攻角下,对8种不同风障条形状、透风率的风障降风效果及桥梁静三分力系数进行研究,使用基于关联度的权重求法综合考虑风障降风效果及桥梁三分力系数对大攻角下风障进行方案比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