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间偏好与遗赠动机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需求影响研究
【6h】

时间偏好与遗赠动机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需求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住房反向抵押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1.2.2 住房反向抵押产品的市场需求

1.2.3 时间偏好不一致性的跨期决策模型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 2 章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以房养老

2.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2.1.3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2.2.2 代际财富流理论和遗产动机理论

2.2.3 跨期选择和时间偏好理论

第 3 章 时间偏好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需求影响机理分析

3.1 模型的选择及基本假设

3.1.1 模型的选择

3.1.2 基本假设

3.2 时间偏好对个体需求的影响

3.2.1 储蓄和消费水平——年轻期的决策

3.2.2 房产持有年限——老年期的决策

3.3 遗赠动机对时间偏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 4 章 遗赠动机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求影响的模拟分析

4.1 参数选择及假设

4.2 情景决策及方案设计

4.2.1 不存在遗赠动机的效用模型

4.2.2 存在遗赠动机的效用模型

4.3 测算结果及分析

1. 不存在遗赠动机

2. 存在遗赠动机

3. 遗赠动机强度对时间偏好的影响

第 5 章 对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发展的优化建议

5.1 产品设计层面

5.1.1 完善产品主险条款的设计

5.1.2 丰富产品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5.1.3 开展跨机构合作模式

5.2 消费者认知层面

5.3 政府层面

5.3.1 政府完善市场政策和法律支持

5.3.2 稳定房价,监督房地产市场规范经营

5.3.3 开展遗产税试点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已被证实是“以房养老”的多种模式中既能够转嫁老年人的长寿风险,也最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收入效应的手段,但综合近几年来我国对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来看,虽然引入较早并设立了试点,但其整体发展并不顺利,试点反映出的市场需求远不达预期水平。考虑到个体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需求决策建立在跨期效用的基础上,因此,个体的时间偏好对逆抵押保险需求的影响是市场理论需求量与实际需求量偏差的重要成因,研究时间偏好对需求的影响机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解释分析,从而提出契合我国国情的政策优化建议,对提升老年人养老福利水平和完善社会养老补充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选择准双曲贴现效用模型,将时间偏好作为变量改进了一般的贴现效用模型,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个体的一生标准化为年轻期和老年期两个时期,通过构建效用模型进行公式推演和比较分析,从理论层面证明了时间偏好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机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住房抵押养老保险市场存在的需求异象与遗赠动机有极大的关系,遗赠动机会影响个体时间偏好从而影响需求,通过运用仿真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遗赠动机强度不同情况下个体的总效用变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国内市场需求异象的成因。  本文的理论分析和模拟测算结果表明:1.时间偏好不一致时,个体的储蓄水平不足从而会产生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内生需求;2.时间偏好贴现因子越小,对该保险需求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反之则需求越弱;3.遗赠动机会影响个体时间偏好从而影响需求,并且遗赠意愿越强,时间偏好因子越大,老年人的消费倾向越滞后从而参保意愿越弱。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为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