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唯物史观内容及价值研究——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
【6h】

唯物史观内容及价值研究——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和篇章结构

2.1《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2.1.1《德意志意识形态》前马克思的思想历程

2.1.2《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直接契机

2.2《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篇章结构

2.2.1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2.2.2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2.2.3 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第3章 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

3.1 社会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个人”

3.1.1“现实的个人”是自然存在的有生命的人

3.1.2“现实的个人”是进行物质实践活动的人

3.1.3“现实的个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

3.1.4“现实的个人”是发挥能动性创造历史的人

3.2 社会历史的基本原则: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3.2.1 从社会活动中区分出社会存在

3.2.2 从社会存在出发说明社会意识

3.3 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3.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3.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4 社会历史的未来图景:共产主义

3.4.1 生产力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成的动力

3.4.2 消灭分工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途径

3.4.3 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4章 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

4.1 完成了对旧哲学的变革

4.1.1 彻底颠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史观

4.1.2 彻底颠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史观

4.1.3 实现了对旧哲学思维方式的彻底变革

4.2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4.2.1 实现了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4.2.2 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4.2.3 为共产主义形成提供理论前提

第5章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5.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1.1 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位置

5.1.2 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路径

5.2 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变化

5.2.1 正确认识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

5.2.2 厘清社会主要矛盾之“不变”

5.3 构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

5.3.1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5.3.2 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5.4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5.4.1 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5.4.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举措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赵明丽;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翟岩;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