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旅游型村庄开发路径与保护对策研究——以安徽省无为县万年台村为例
【6h】

生态旅游型村庄开发路径与保护对策研究——以安徽省无为县万年台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径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生态旅游型村庄相关理论

第三章、生态旅游型村庄开发路径

3.1 产业发展

3.2 空间布局

3.3 项目策划

3.4 支撑体系

3.5 管理与营销

第四章、生态旅游型村庄保护对策

4.1 生态本底

4.2物质文化保护

4.3非物质文化保护

4.4保障机制

第五章、安徽省无为县万年台村旅游开发研究

5.1 村庄概况

5.2 村庄发展环境(SWOT分析)

5.3 开发路径

5.4 保护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农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分为旅游休闲综合体模式、农家乐模式、产业园模式以及生态旅游模式。其中生态旅游模式是近几年才兴起,主要的理念是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的保护与村落原生态景观,虽然在开发初期效益与回馈不如其他模式显著,但生态旅游是一种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强调生态模式的旅游开发;另一方面也注重农村原有生态的保护,本着与环境共存的理念,并非单方面依赖资源进行掠夺。农村生态旅游在国外已经十分普遍,其理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农村也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农村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新兴的旅游产业,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安徽无为县万年台村作为打造升级生态县工作的重点地区,在近些年发展中注重采取“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资源开发”并举的战略,让生态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当地可以选择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模式,在开发布局上选择集中式模式,产业布局上主要发展一、三产业,第一产业注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度;第三产业发展注重与农业的整合。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迎合当地原始的村庄肌理和风土人情,有效利用传统民宿创造生态景观,突出自身生态优势。在生态保护方面,万年台村需要从管理机制、村庄自身建设以及行政指导等层面强调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根据环境承载量设置合理的游客进出机制,并在空间规划与利用、产业发展以及配套设置建设上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优先,全面提升村庄生态保护层级。  安徽无为县万年台村2012年被评为芜湖市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其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极佳,环境优美,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而从该村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来看,万年台村希望保留原有的生态特色,打造独特的发展思路,建设最美农村和休闲福地,在当地发展生态旅游模式十分适合。尤其是近些年,当地县委、县政府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加大投入,扶持当地生态旅游村发展。但从现阶段来看,当地农村生态旅游还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很多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进而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万年台村生态旅游村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无为县万年台村虽然意识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重要性与潜力,但当地在生态旅游村庄的开发中仅处于初步阶段,无论在生态资源保护还是在开发路径上都还不明确。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用景观生态及生态方法为游客建立一个欣赏认知、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对此,本文以和谐农村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以及生态旅游相关理论为核心,以生态旅游村开发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安徽无为县万年台村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物质与非物质保护问题。找出适合的开发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实施提供重要依据。具体来看,本文研究首先阐述了生态旅游、农村发展以及万年台村的相关背景,引出本文讨论的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不足;其次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村庄的相关概念界定,并对以此衔接的理论进行介绍;随后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村庄开发中的相关问题,包括开发的一般模式,生态旅游村各功能分区的布局,旅游产品与项目的策划以及支撑体系等问题;本文最后从万年台村生态旅游村庄开发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开发过程中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以期为当地生态旅游村庄开发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