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环境细菌学特征与医院感染
【6h】

神经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环境细菌学特征与医院感染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N-ICU个体化消毒方案制定

1.1.2 N-ICU病房环境监测

1.1.3 N-ICU医院感染监测

1.1.4 N-ICU病房环境细菌学及感染病原体鉴定、药敏试验

1.1.5 实验器材

1.1.6 资料整理与分析

1.2 结果

1.2.1 N-ICU个体化消毒方案实施效果

1.2.2 N-ICU空气常规监测结果

1.2.3 N-ICU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1.2.4 N-ICU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

1.2.5 N-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N-ICU空气细菌监测对医院感染的指导作用

1.3.2 N-ICU个体化消毒方案的实施效果

1.3.3 N-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传播途径与预防控制

1.3.4 N-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1.3.5 N-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 述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

2.1 医院感染的研究现状

2.1.1 医院感染的现患率研究

2.1.2 医院感染的致病菌研究

2.2 医院感染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2.3 病房环境与医院感染

2.3.1 病房空气环境与医院感染

2.3.2 病房物体表面环境与医院感染

2.3.3 病房环境的消毒、防护

2.4 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N-ICU)空气中的细菌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系。  方法:2010年5月~2012年12月,应用病房空气环境定期采样的方法,动态监测某三甲等医院 N-ICU病房环境的细菌学分布特征,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对 N-ICU调整环境消毒方案,并对其消毒效果进行动态监测;选取该 N-ICU住院的患者为监测对象,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居住的病房环境进行细菌和真菌学监测,同时检查引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类型,分析病房环境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  结果:N-ICU大房间空气中细菌学数量为193.47±32.27 CFU/m3,小房间空气为99.72±25.28 CFU/m3;病房环境中主要以G+菌为主,大病房空气中的细菌数高于小病房(P<0.05);四季间大、小病房空气中细菌数量均无差异(P>0.05)。N-ICU大、小房间空气中的细菌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居住的病房环境中,共检出各类菌株3334株,主要为 G+菌,且空气、枕头、棉被三者中的细菌分布均无差异性(P>0.05);835例住院患者中,共有214例、253例次发生了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5.62%、感染例次率为30.30%。病原菌中G杆菌占79.39%,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7.87%);G+球菌占15.2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71%);真菌占5.39%。经多元分析也显示空气细菌数超标、枕头表面细菌数、泌尿道插管、深静脉插管等因素均是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N-ICU病房空气中的细菌主要为G-球菌和G+杆菌,也存在着少量G-杆菌、真菌等条件致病菌,细菌数量与房间大小有关并保持四季的相对稳定。N-ICU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以及泌尿道,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G-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源性医院感染对于绝大多数常用抗菌素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其它 G-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检测出的真菌真菌对抗菌药物均敏感。在 N-ICU病房空细菌数量动态监测结果的指导下制定的个体化空气环境消毒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可进一步提高 N-ICU空气的消毒效果和有效地阻断医院感染的空气传播途径,加强 N-ICU空气环境消毒是防控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性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