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医食材养生研究
【6h】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医食材养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 整理历代关于中医老年食养的文献 , 总结古今高寿名人的食养经验 , 研究如何运用中医药理论进行老年食材养生 , 为防治老年病提供中医食养方面的文献参考依据 , 并为构建 “中国尊老食养理论体系 ” 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方法 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 , 根据 《内经 》 和现代医学的相关理论 , 探讨了老年人的概念和人的寿数 。 对历代中医老年食养的情况进行了溯源 , 探讨了历代中医老年食养的医家 、 书籍 。 探讨了 “三因制宜 ” 、 “中医体质学说 ” 等中医理论在老年食养中的运用 。 结合中医 “药食同源 ” 理论 , 探讨了延寿食材的性味 、 功效 、 现代药理作用及相关食疗方 。 对古今关于粥疗的文献进行整理 , 探讨了粥疗在中医老年食养中的重要作用 。 依据中医药理论 , 总结了古今高寿名人的食养经验 。分析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 , 结合相关中医理论 , 归纳总结了老年食养的原则 。根据 目前国家 “健康老龄化 ”、 “积极老龄化 ” 的政策 , 提出 了 “食养老龄化 ” 概念 , 并提出 了构建 “中国尊老食养理论体系 ” 的设想 。 探讨了中医食养在防治糖尿病 、 高血压等常见老年病中的运用 。  结果 在老龄化背景下 ,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食材养生有益于老年人健康古今关于中医老年食养的文献较多 , 但较散在 , 值得搜集与系统整理研究 。 延寿食材有利于减缓衰老 。 粥疗是一种延年益寿的 良法 。 高寿名人的食养经验值得总结与学习 。 “三因制宜 ”、 “ 中医体质学说 ”、 “药食同源 ” 等理论在中医老年食养中有重要指导作用 。 中医食养在老年病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  结论(1)归纳探究了中医老年食养学简史 : ①先秦时期是中医老年食养的萌生阶段 ; ②秦汉唐时期是中医老年食养学的形成阶段 ; ③宋金元时期是中医老年食养学的发展阶段 ; ④明清时期是中医老年食养学的成熟阶段 ; ⑤近现代中医老年食养学需进一步构建与完善 。 (2)三因制宜是指导老年食养的重要理论之一 , 老年人应做到 “因地而食 ”、 “因时而食 ”、 “ 因人而食 ” 。 在 “因人而食 ” 中 ,老年人要据 自身体质的不同 , 做到 “辨体施食 ” 。(3)延寿食材在老年食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 其性味 、 功效及相关食疗方值得进一步整理研究 。(4)粥疗符合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生理病理特点 , 在老年食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5)总结了古今  高寿者食养经验 , 认为 “天人相应 ”、 “治未病 ”、 “谨和五味 ”、 “食疗为先 ”、“辨证施膳 ” 、 “食饮有节 ” 等中医理论是食材养生延年的理论基础 。(6)依据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 、 中医相关理论 、 历代医家 、 养生家 、 高寿者的食养观点 , 归纳与总结了 个中医老年食养的原则 ①节制饮食 少食多餐 ②食物宜软宜精 ,食时宜细嚼慢咽 ; ③注意食材的搭配 , 五味的调和 ; ④首重脾胃 , 后天培养先天 ;⑤辨证施膳 , 辨体施食 ; ⑥三因制宜 , 天人相应 ; ⑦未病先食 , 既病防变 ; ⑥食后运动 , 以助运化 。(7)根据 目前人口老龄化的背景 , 以 “健康老龄化 ” 和 “积极老龄化 ” 为依据 , 以尊老文化为基础 ,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 提出 了 “食养老龄化” 的概念 ; 并根据中国尊老传统与中医食养 , 提出了构建 “中国尊老食养理论体系” 的设想 。

著录项

  • 作者

    代民涛;

  •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学中医临床基础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柴可夫;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食材养生,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