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常态下内蒙古就业结构变动分析及对策
【6h】

新常态下内蒙古就业结构变动分析及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主要不足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主要就业结构的理论概述

2.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理论

2.1.2 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2.2 国内就业结构研究综述

第3章 内蒙古就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3.1 劳动力供给及人口发展现状

3.2 经济发展及就业变动

3.3 就业结构所面临的问题

3.3.1 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3.3.2 重点人群就业困难

3.3.3 区域就业结构不平衡

第4章 内蒙古就业结构动态分析

4.1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动态分析

4.2 各行业就业结构动态分析

4.3 各类企业就业结构动态分析

4.4 各地区(盟市)就业结构动态分析

4.5 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分析

第5章 内蒙古就业结构变动的技术分析

5.1 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5.2 就业结构受产业变动的VAR分析

5.3 行业就业弹性的滞后调整模型分析

第6章 内蒙古就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6.1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6.2 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培训

6.3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弥补产业人才缺失

6.4 强化时代就业意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6.5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转折时期。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周期低谷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重叠加因素的影响下,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就业结构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就业供求结构偏差更加突出,表现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专业教育结构与市场人才需求的不匹配,人才结构优化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区域之间结构不平衡引起劳动力的偏向流动等,这些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形势,内蒙古将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匹配,缩小就业供需结构偏离程度,提升用人和求职的契合度,有效增加就业、规避或化解失业风险,维护社会和经济稳定?这是当前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中心议题。  本文以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及深化供给侧产业结构改革为背景,在整理和归纳就业结构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内蒙古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现状;分析新常态背景下内蒙古就业结构在三产业、各类行业、各类经济组织、区域之间动态演变状况以及变动的影响因素;通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检验三次产业的就业演变和趋向;通过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脉冲响应分析,测算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转移配置;通过就业弹性模型,计算细分行业的就业弹性,测度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产业,住宿餐饮产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带动就业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优化人力资源培养和再培训等措施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吴威;

  • 作者单位

    内蒙古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学科 产业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世文;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