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与初期发展(1958-1966年)
【6h】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与初期发展(1958-1966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目的

第二章中国科大的创办背景

2.1《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2.2“教育革命”

2.3中国科学院提出创办中国科大

2.3.1中国科学院对人才的需求

2.3.2受苏联的影响

2.3.3中国科学院创办大学的请示

2.3.4关于创办新型大学的争议

第三章中国科大的诞生

3.1筹备会议召开

3.2各项筹备工作展开

3.2.1招生工作

3.2.2确定校址

3.2.3教学筹备工作

3.3中国科大开学

3.3.1校歌

3.3.2开学典礼

3.3.3行政体制

3.3.4学校刊物

第四章人才培养模式

4.1创新的系科设置

4.1.1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

4.1.2物理热工系(1960年改名为工程热物理系)

4.2重视基础课

4.3专业课教育

4.3.1专业课阶段

4.3.2毕业论文环节

第五章学校的发展

5.1一分部的建立

5.2培养研究生的初步尝试

5.3重点实验室的建立

5.3.1 10个重点实验室的建立

5.3.2统筹方法实验室的建立

第六章教学改革

6.1系与专业调整

6.1.1 1960-1961年的调整

6.1.2 1961-1964年的调整

6.2教学改革

6.2.1 1958-1963年的改革

6.2.2 1964-1966年的改革

6.3对“所系结合”的讨论

第七章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7.1“炼钢”及“秋收劳动”

7.1.1“炼钢运动”

7.1.2“秋收劳动”

7.1.3“四清”运动

7.2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7.2.1勤工俭学办工厂

7.2.2半工半读

7.3科研成果

第八章总结

8.1学校的办学特色

8.1.1“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8.1.2科学与技术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8.2优良校风

8.2.1红专并进

8.2.2勤奋学习,艰苦奋斗

8.2.3朴素的生活作风

8.3学生的毕业去向

8.3.1前三届毕业生毕业分配情况统计

8.3.2 60年代中国科大毕业生中院士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在1958年创建的,创办时以“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作为建校方针,以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尖端科学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在学科专业上围绕当时属于国内空白、薄弱及急需发展的学科进行设置。学校的教师由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行政人员多为军队退伍人员,他们继承抗大精神,肩负起培养科技英才的重任。 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教育这一方针,学校实行党委、教师与学生三结合的方式,在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的基础上,实行边教边学;以红带专,红专并进,以政治来带动业务,促进学校发展。为贯彻“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从筹建时起就开始勤工俭学工作,创办了校工厂,组织师生参加了全民炼钢运动、秋收劳动、元旦献礼、“十一”献礼等一系列的生产科研活动。在“教育革命”的口号下,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面的改革。 在“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指引下,中国科大非常重视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所有的基础课都是由科学院的一流科学家登台执教,专业课阶段由相关研究所直接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提供师资及教学实验设备,学生的毕业论文环节也在相关研究所内完成。学生在大学期间就经常参加相关研究所举办学术科研活动,学校经常请国内一流的科学家为学生进行学术讲座等,这些为学生以后工作奠定了科研基础。 1958-1966年这一时期的建设发展为中国科大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科大是新中国创建高校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史的一个缩影。研究这段历史,可以为当今及以后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经验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贾瑞;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科学技术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志辉,丁毅信;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大学教育; 学校发展; 办学方针; 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