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6h】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手术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诊断标准:

4资料采集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单因素分析结果

3多因素分析结果

附表

讨论

1、术后出血

2、胆管损伤

3、术后胆漏

4、重要脏器损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B个人简历

综述:胆囊切除术微创新方法的应用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可能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资料完整的病例2000例,其中男性722例,女性1278例;年龄17-88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包括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479例(73.9%);胆囊息肉269例(13.5%);胆囊结石合并息肉60例(3.0%);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57例(7.9%);胆囊腺瘤15例(0.8%);胆囊腺肌症14例(0.7%);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0.20%);胆囊腺癌2例(0.1%)。收集这些病例的一般资料、术前检查、手术资料及术后情况,选取可能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12个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既往腹部手术史、病程、肝功能水平、术者学习曲线、术中失血量、有无胆囊三角变异、胆囊颈部结石、Calo t三角粘连严重程度、胆囊壁厚度、是否伴急性炎症)。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最新 SPSS2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000例接受LC治疗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15%(n=103),无死亡病例,其中胆漏发生率1.85%(n=37),腹腔出血发生率1.20%(n=24),胆道损伤发生率0.70%(n=14),胃肠道损伤发生率0.85%(n=17),其它并发症发生率0.85%(n=17)。单因素分析提示,腹腔手术史、术者经验、胆囊三角变异、伴急性炎症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程、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壁厚度、Calo t三角粘连程度、术中失血量、肝功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急性胆囊炎、术者经验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伴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变异、术者经验是术后胆管损伤及胆漏的危险因素。腹腔手术史、伴急性胆囊炎、术者经验是术后胃肠道损伤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术者经验、胆囊三角变异、伴急性炎症是术后总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急性胆囊炎、术者经验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胆囊三角变异、伴急性炎症是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术者经验是术后重要脏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仍然是一类有一定风险的复杂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腹部手术史、伴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变异、术者学习曲线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一旦术后出现并发症,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LC术还是安全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