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发酵法生产α-熊果苷及其分离纯化
【6h】

发酵法生产α-熊果苷及其分离纯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熊果苷的概况

1.1.1熊果苷的美白机理

1.1.2熊果苷稳定性的比较

1.2熊果苷的制备方法

1.3α-熊果苷的发展现状

1.4熊果苷的应用

1.4.1化妆品

1.4.2其他用途

1.5大孔吸附树脂

1.6大孔吸附树脂作用原理

1.7大孔吸附树脂操作步骤

1.8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9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黄单胞菌的诱变筛选

2.1材料与方法

2.1.1菌种

2.1.2培养基

2.1.3材料和仪器设备

2.1.4黄单胞菌的诱变

2.1.5黄单胞菌的初筛

2.1.6黄单胞菌的复筛

2.1.7黄单胞菌的培养

2.1.8α-熊果苷的生物合成

2.1.9α-熊果苷的检测

2.1.10菌浓的测定

2.1.11数据处理和分析

2.2结果与讨论

2.2.1黄单胞菌的诱变

2.2.2黄单胞菌的初筛

2.2.3黄单胞菌的复筛

2.2.4菌株BT-112继代稳定性试验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发酵法生产α-熊果苷

3.1材料与方法

3.1.1菌种

3.1.2培养基

3.1.3材料和仪器设备

3.1.4黄单胞菌的培养

3.1.5α-熊果苷的生物合成

3.1.6α-熊果苷的检测(HPLC法)

3.1.7菌浓的测定

3.1.8数据处理和分析

3.2结果与讨论

3.2.1碳源的选择

3.2.2蔗糖浓度的选择

3.2.3氮源的选择

3.2.4蛋白胨浓度的选择

3.2.5发酵温度的影响

3.2.6发酵时间的影响

3.2.7摇床转速的影响

3.2.8pH对菌体发酵的影响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α-熊果苷的分离纯化

4.1材料与方法

4.1.1大孔吸附树脂

4.1.2材料和仪器设备

4.1.3发酵液的预处理

4.1.4大孔吸附树脂的操作

4.1.5活性炭纯化α-熊果苷

4.1.6α-熊果苷回收率的测定

4.1.7α-熊果苷的检测(HPLC法)

4.1.8菌浓的测定

4.1.9数据处理和分析

4.2结果与讨论

4.2.1树脂的选择

4.2.2树脂的吸附量的确定

4.2.3上柱液流速的确定

4.2.4洗脱液及其浓度的选择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α-熊果苷的结构鉴定

5.1高效液相色谱鉴定

5.2核磁共振鉴定

5.2.1仪器及试剂

5.2.2NMR谱解析

5.3红外光谱鉴定

5.3.1仪器及试剂

5.3.2红外光谱解析

5.4比旋光度鉴定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创新点

6.3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α-熊果苷,一种高效、安全、配伍性强的天然美白活性物质。它比同分异构体β-熊果苷的美白效果更好、更安全。本论文探讨利用嗜麦芽黄单胞菌BT-112(Xanthomonas maltophilia BT-112)生物合成α-熊果苷,并对产物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利用嗜麦芽黄单胞菌BT-112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方法具有原料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反应周期短,产物纯度高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工业化意义。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黄单胞菌的诱变筛选过程、发酵条件的优化及产物的分离纯化。通过对黄单胞菌的诱变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酶活高、专一性强、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BT112;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蔗糖50g,蛋白胨10g,牛肉膏5g;培养的最佳条件:发酵培养基50ml于250ml三角瓶中,在30℃、180r·min/1摇床培养48h,加入反应物对苯二酚与蔗糖进行反应72小时;发酵液以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多种树脂的选择,最终选择了一种吸附力强、柱效高、寿命长的树脂AB-8,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为:树脂吸附力为10g/100g树脂,上柱液浓度为10g/1,上柱流速为1BV/h,洗脱液浓度为30%酒精溶液,洗脱流速为1BV/h,洗脱液体积为3BV;洗脱液进行浓缩结晶,最终获得的产物纯度高达99%以上,整个工艺过程收率为85%以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