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等温条件下非饱和土变形特性的本构模拟
【6h】

非等温条件下非饱和土变形特性的本构模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理论基础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非饱和土相关基本概念

2.1.1 吸力

2.1.2 有效应力

2.1.3 抗剪强度

2.2 非饱和土本构模型

2.2.1 BBM模型

2.2.2 WSB模型

2.2.3 SFG模型

2.3 温度对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2.3.1 试验研究

2.3.2 本构模型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考虑温度效应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

3.1 本构理论基础

3.1.1 应力不变量

3.1.2 本构定律

3.1.3 剑桥类模型

3.1.4 内摩擦角类模型

3.2 温度对土体基本特性的影响

3.2.1 温度对土体基本参数的影响

3.2.2 温度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3.2.3 温度对体变的影响

3.2.4 温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3.3 建模思想

3.4 应力状态变量

3.5 固相与液相弹性增量关系

3.6 屈服函数

3.6.1 固相屈服

3.6.2 液相屈服

3.6.3 温度屈服

3.7 硬化规律

3.7.1 固相硬化

3.7.2 液相硬化

3.7.3 温度硬化

3.7.4 参数说明

3.8 流动法则与一致性条件

3.9 本构方程

3.10 本章小结

4 本构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4.1 引言

4.2 模型验证—等向压缩试验

4.3 模型验证—三轴剪切试验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作为一种由松散颗粒积聚而成的多孔介质,天然状态下的土体极易发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变形不仅仅是由于外部荷载的改变引起,同时还和吸力及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岩土工程中,这种表现更为突出。例如,在地热资源开发、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营以及埋热管道建设等众多工程领域中,相应的岩土材料都同时受到外部荷载、水以及热的共同作用,这一特殊环境使得土体的变形特性变得更为复杂。
  为了更好地认识土体在热-水-力耦合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并对其进行定量化的描述,本文基于蔡国庆(2012)所建立的非饱和土热-水-力耦合本构模型对非等温条件下非饱和土的变形特性进行了模拟。通过开展大量的文献调研,首先综述了温度对非饱和土基本性质影响的相关研究,包括试验研究和本构模型,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后,对蔡国庆(2012)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推导论证,给出了相应的屈服条件、硬化规律及流动法则,并完成了增量本构方程的推导建立;最后,通过编制Fortran计算程序,实现了模型的预测功能,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基于非饱和土热-水-力耦合本构模型,对各向同性条件下吸力和温度对非饱和土变形性质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基于建立的考虑温度影响的非饱和土增量本构方程,重点考察模型的固相变形部分,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计算程序,对各向同性条件下非饱和土变形特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某一确定温度下,吸力增加引起土体的屈服应力的增大,当温度升高时,吸力对土体的强化作用依然存在;在某一确定吸力下,温度增加引起土体屈服应力的减小,当吸力增加时,温度对土体的弱化作用依然存在。通过模型预测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在等向压缩条件下的适用性。
  (2)基于非饱和土热-水-力耦合本构模型,对三轴剪切条件下吸力和温度对非饱和土变形性质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基于上述本构模型,利用Fortran的语言编制计算程序,对三轴剪切条件下非饱和土变形特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屈服应力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吸力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温度的升高对土体有软化作用,吸力的增加对土体有硬化作用。另外,温度越高,土体体积收缩越显著,同样,吸力的增加,也会导致土体体积的收缩更加显著。通过模型预测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在三轴剪切条件下的适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