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追寻“圣杯”——基于流浪—追寻母题之上的《赫索格》主题阐释
【6h】

追寻“圣杯”——基于流浪—追寻母题之上的《赫索格》主题阐释

代理获取

摘要

作为一名自觉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索尔·贝娄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境问题。作为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的又一位美国文学大师,其创作深刻地刻画了在异化、人性缺失的现代社会中,那些满怀梦想的小人物“反英雄”试图确立个人身份的精神诉求;其六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就是“对更宽泛、更灵活、更完整、更清晰的对于人类是什么、我们是谁、此生何为的全面理解”。《赫索格》是贝娄创作中承上启下的一部作品,曾因其“高级趣味”而轰动一时;它真实的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求和探索。作为典型的西方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赫索格在陷入人道主义危机的现代社会中又遭遇了自我本质危机。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他失去了“立足点”与存在的平衡,成了“晃来晃去的人”和“局外人”。为了重拾生命的尊严,赫索格开始了一系列看似疯狂、荒唐的追寻。 本文从“流浪-追寻”母题的角度切入,通过对《赫索格》的文本细读,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存在困境与身份危机。《赫索格》的文本叙述契合了这一母题的两个维度:物理空间的位移以及精神苦旅。作为典型的“精神流浪汉”和“形而上的流亡者”,通过写信的方式,赫索格的头脑从未停止过追忆、联想、分析、归类,试图追求一个理想化且概念化的“伟大的综合体”。追寻的挫折与徒劳迫使其转向外在真实世界,然而,在放弃了理性思辨和概念化自我的同时,赫索格“认识了自己”,找到了新的、真实的自我。同时,“流浪-追寻”命题又紧密关乎行为主体身份的认同以及建构。如爱德华·萨义德所言,流浪就意味着身份的缺失,知识分子就是“流亡者和边缘人,业余者,对权势说真话的人”。可见,作为知识分子的生命个体,赫索格不断的“流浪-追寻”正是对摆脱存在的焦虑与困境所做的挣扎。这种挣扎具有普遍性,它是异化了的现代西方社会中每个人的写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