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产权角度思考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6h】

从产权角度思考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问题

1.2.1 产权配置对铁路投资的影响

1.2.2 问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3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逻辑架构

2 基础文献综述及理论阐述

2.1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2.1.1 产权的含义

2.1.2 产权主体

2.1.3 产权配置及产权配置演变

2.1.4 政府产权和企业产权

2.2 投融资体制的概念界定

2.3 我国学者对铁路产权的研究

3 铁路产权配置的约束条件

3.1 铁路基本属性及其对产权配置的要求

3.1.1 公共性与企业性对产权配置的要求

3.1.2 网络经济特性与自然垄断对产权配置的要求

3.2 铁路运输生产流程对产权配置的要求

3.3 铁路企业组织模式对产权配置的要求

3.4 铁路产权配置初始状态及其演变

3.4.1 交易成本决定了铁路产权初始配置的政府主导

3.4.2 铁路产权配置的演变:政府产权向企业过渡

4 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现状及问题

4.1 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现状

4.1.1 铁路行业投资状况

4.1.2 铁路投资主体及融资结构

4.2 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4.3 我国合资铁路产权不完整性的问题

5 国外产权配置对铁路市场融资的影响

5.1 美国铁路改革史:政府产权逐步让位于企业产权的过程

5.2 在产权配置改革影响下的融资模式的改变

5.2.1 美国铁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政府援助

5.2.2 铁路发展高潮和衰退时期的融资方式

5.2.3 放松管制和重组以后铁路的融资方式

5.3 铁路普遍的融资方式为我国提供借鉴

6 产权配置对我国铁路市场融资的影响

6.1 我国铁路产权体制改革发展状况

6.2 产权配置导致我国铁路发展融资存在的问题

6.3 政府产权主导:近期中国铁路产权配置的有效选择

6.4 政府逐步让权以鼓励私有资本投资

6.4.1 铁路投融资中民营资本的进入

6.4.2 铁路投融资中外国资本的进入

7 结论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1、债券和股票应该是铁路最为广泛和有效的融资方式

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资金需求将为15000亿元。2006年“十一五”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方案出台,为满足“十一五”大规模建设的资金需求,打破铁路投融资体制中一直存在的“瓶颈”问题,铁道部正在加快调整铁路融资结构,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合资铁路,深入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不断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和社会投资比例,新建铁路普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论文的出发点是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就是指产权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在铁路产业众多的产权主体中,政府和企业对运输生产组织的影响最直接,在二者之间分配资源的相关权利是铁路产权配置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各国铁路的改革和发展也无不贯穿着产权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所做分配的不断调整。因此,论文着重研究铁路产权配置对投融资的影响,另外,由此产生的铁路私营化问题,也属于论文的讨论范围。
  论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运用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我国铁路产权配置入手,对我国投融资效率的影响做出实证分析,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美国铁路产权配置改革的成效及其对投融资的影响,以此来对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