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立体绿化植物评价方法研究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以地锦属植物为例
【6h】

立体绿化植物评价方法研究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以地锦属植物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及缩写词表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园林植物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1.2.2园林植物生态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1.2.3园林植物生态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

1.2.4地锦属植物应用与研究现状

1.3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研究目标

1.3.2主要研究内容

1.4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地锦属植物生态适应性评价

2.1地锦属植物抗寒性评价

2.1.1材料与方法

2.1.2结果与分析

2.1.3小结

2.2地锦属植物抗旱性评价

2.2.1材料和方法

2.2.2结果与分析

2.2.3小结

2.3地锦属植物耐荫性评价

2.3.1材料和方法

2.3.2结果与分析

2.3.3小结

第三章地锦属植物生态功能评价

3.1地锦、五叶地锦立体绿化固碳释氧能力研究

3.1.1材料与方法

3.1.2结果与分析

3.1.3小结

3.2五叶地锦立体绿化降温增湿作用研究

3.2.1材料与方法

3.2.2结果与分析

3.2.3小结

3.3地锦、五叶地锦立体绿化蒸腾作用研究

3.3.1材料与方法

3.3.2结果与分析

3.3.3小结

3.4五叶地锦立体绿化抑菌能力研究

3.4.1材料与方法

3.4.2结果与分析

3.4.3小结

3.5 4种地锦属植物控制条件下生态功能研究

3.5.1 4种地锦属植物固碳释氧能力

3.5.2 4种地属植物蒸腾增湿能力研究

3.5.3地锦属植物滞尘能力研究

3.5.4地锦属植物抑菌能力研究

第四章地锦属植物观赏价值评价

4.1研究方法

4.1.1层次的结构分析与建立

4.1.2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1.3绝对选择评定法计算标准层得分

4.2结果与分析

4.2.1立体绿化植物观赏价值评价模型建立

4.2.2地锦属植物观赏价值效果评价

4.3小结

第五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立体绿化植物不同立地条件应用效果综合评价

5.1研究方法

5.1.1立体绿化植物不同立地条件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5.1.2立体绿化植物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5.1.3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2结果与分析

5.2.1体绿化植物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5.2.2地锦属植物不同立地条件应用效果综合评价

5.3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1.1地锦属植物生态适应性评价

6.1.2地锦属植物生态功能评价

6.1.3地锦属植物观赏价值评价

6.1.4层次绿化植物不同立地条件应用效果综合评价

6.2 讨论

6.2.1地锦属植物抗寒评价指标筛选

6.2.2地锦属植物抗旱性评价及指标筛选

6.2.3地锦属植物耐荫性评价及指标筛选

6.2.4地锦属植物光合速率季节变化

6.2.5地锦属植物固碳释氧能力与其他园林植物比较

6.2.6地锦属植物降温增湿能力分析

6.2.7地锦属植物抑菌能力分析

6.2.8立体绿化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分析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立体绿化植物可通过对壁面、坡面、篱垣、护栏、立柱、屋顶、棚架等的绿化,增加绿化面积,缓解当前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在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立体绿化植物资源丰富,但对其评价研究较少,未建立立体绿化植物评价体系,从而限制了立体绿化工作的开展。本研究以地锦属植物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五叶地锦(P.quinquefolia)、绿爬山虎(P.laetecirens)、川鄂爬山虎(P.henryana)为例对立体绿化植物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观赏价值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在北方地区主要用途的4个评价模型,进而对地锦属植物不同立地条件应用进行了评价。研究不仅为立体绿化植物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立体绿化植物新材料、新种质选育提供了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对地锦属植物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1) 4种地锦属植物抗寒性大小顺序是:五叶地锦、地锦、绿爬山虎、川鄂爬山虎。 (2)4种地锦属植物抗旱性大小的顺序依次为:地锦、五叶地锦、绿爬山虎、川鄂爬山虎。 (3)4种地锦属植物耐荫性大小的顺序为:地锦、五叶地锦、绿爬山虎、川鄂爬山虎。 2.对地锦属植物生态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1) 地锦不同季节日固碳释氧量大小顺序为:秋季、春季、夏季;五叶地锦为秋季、夏季、春季。春季地锦日固碳释氧量南面为558mmolCO<,2>·m<'-2>、西面为552 mmolCO<,2>·m<'-2>、东面为442mmolCO<,2>·m<'-2>、北面为197 mmolCO<,2>·m<'-2>。五叶地锦南面为460mmolCO<,2>·m<'-2>、西面为373mmolCO<,2>·m<'-2>、东面为310 mmolCO<,2>·m<'-2>、北面为139 mmolCO<,2>·m<'-2>。夏季地锦南面为518mmolCO<,2>·m<'-2>、东面为361 mmolCO<,2>·m<'-2>、西面为274 mmolCO<,2>·m<'-2>、北面为183mmolCO<,2>·m<'-2>。五叶地锦南面为742mmolCO<,2>·m<'-2>、东面为647mmolCO<,2>·m<'-2>、西面为563 mmolCO<,2>·m<'-2>、北面为254mmolCO<,2>·m<'-2>。秋季地锦南面为575mmolCO<,2>·m<'-2>、西面为436 mmolCO<,2>·m<'-2>、东面为403mmolCO<,2>·m<'-2>、北面为151mmolCO<,2>·m<'-2>。五叶地锦南面为1007mmolCO<,2>·m<'-2>、西面为645 mmolCO<,2>·m<'-2>、东面为633mmolCO<,2>·m<'-2>、北面为137mmolCO<,2>·m<'-2>。 (2)五叶地锦立体绿化覆盖层内顶面在9:00至22:00,南面在9:00至18:00,东面在8:00至15:00,西面在10:00至20:00,北面在16:00至17:00降温显著;顶面在6:00至22:00,南面在7:00至19:00,东面在8:00至15:00,西面在10:00至20:00,北面在15:00至17:00增湿显著。各面在正午前后降温增湿极显著,顶、南、东、西、北面绿化温度分别降低5.77℃、4.45℃、4.21℃、3.36℃、1.6℃,湿度分别增加6.85%、6.48%、6.16%、4.87%、1.6%。降温增湿范围为覆盖层内至距覆盖层外40cm。降温效果与绿化高度无关,但增湿效果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 (3)五叶地锦立体绿化对环境中菌落抑制效果显著:春季、夏季14:00覆盖层表面抑菌效果达到最高,分别为38.10%、21.24%,秋季10:00覆盖层表面抑菌率达到38.89%。五叶地锦立体绿化抑菌能力日变化上午呈上升趋势,至下午14:00达到最大,以后逐渐降低。 3.利用层次分析法以花、果、叶为复合指标层建立立体绿化植物观赏价值评价模型。4种地锦属植物观赏价值大小顺序为:川鄂爬山虎、五叶地锦、绿爬山虎、地锦。 4.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立体绿化植物在北方不同立地条件应用的4个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地锦属植物在不同立地条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地锦、五叶地锦可作为温带季风气候城市小气候垂直绿化、地被、护坡绿化,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荒山、荒坡绿化的优良材料;川鄂爬山虎可作为北方城市小气候作为林下地被植物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