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关区域通关风险管理的研究——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为例
【6h】

海关区域通关风险管理的研究——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背景概述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3文献回顾

1.4结言

第2章我国海关区域通关概述

2.1我国海关背景介绍

2.2我国区域通关改革内容

2.3区域通关改革模式的产生

2.4“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

第3章 海关风险管理体系的探究

3.1 海关风险管理定义

3.2海关风险管理原则

3.3海关风险管理目标

3.4海关风险管理特点

3.5海关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3.6国内外海关风险管理对比分析

第4章 我国海关区域通关风险管理的概述

4.1 海关区域通关实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4.2区域通关风险现状

4.3区域通关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4.4对我国海关区域通关管理的挑战

第5章 我国海关区域通关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5.1完善区域通关风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5.2完善区域通关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5.3加强区域通关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分担制度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我国正在加大力度实施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经济成分逐渐增多,组织形式越来越丰富,各方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现象严重,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各类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必须对市场经济秩序加以规范。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贸易方式越来越多,生产经营出现许多新模式,物流管理呈现出新势态,各类矛盾冲突也交织在一起。在经济一体化成为全球主流趋势后,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面对这一形势,我国海关积极调整工作方向,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并进行了海关通关改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这些工作使通关效率大幅度提高,减少了企业花费的物流支出,但这项改革工作在刚刚实行时,缺少与之配套的控制机制,使海关管理工作遇到了较多的风险,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我国海关必须将风险管理引入到工作当中,防止各类风险的发生。
  本文以我国海关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通关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由六部分内容构成:部分一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的比较探讨;部分二,论述了海关风险管理理论,对我国海关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我国区域通关改革的内容和模式;部分三,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对海关风险管理的概念、目标进行了论述,指出风险管理的作用,比较分析了我国和国外海关的风险管理工作,总结我国海关需要和国外海关的优势劣势;部分四,是关于我国海关区域通关风险管理体系的探究,在阐释区域通关模式的风险管理概念后,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我国目前海关区域通关模式为背景,发现区域通关中可能面对的危险;部分五,指出海关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指导海关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部分六,该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本文研究做了最终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