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红十字会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6h】

中国红十字会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综述

1.2.2 红十字会治理研究综述

1.2.3 多中心协同治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现状分析

2.1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概述

2.1.1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2.1.2 转型期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2.2 中国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

2.2.1 中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

2.2.2 中国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机制

第3章 中国红十字会治理现状分析

3.1 中国红十字会简介

3.1.1 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

3.1.2 中国红十字会性质界定

3.2 中国红十字会内部治理机制

3.2.1 中国红十字会内部结构权责安排

3.2.2 中国红十字会人事制度

3.2.3 中国红十字会财务审计制度

3.2.4 中国红十字会信息披露机制

3.3 中国红十字会外部治理机制

3.3.1 政府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治理

3.3.2 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治理

3.4 中国红十字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4.1 行政化严重

3.4.2 自律机制不完善

3.4.3 社会监督薄弱

第4章 国内外红十字会治理经验借鉴

4.1 香港红十字会治理经验

4.2 美国红十字会治理经验

4.3 英国红十字会治理经验

第5章 中国红十字会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

5.1 中国红十字会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

5.2 健全中国红十字会内部治理机制

5.2.1 加强组织体制建设

5.2.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5.2.3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

5.2.4 加强组织自治能力建设

5.3 健全中国红十字会外部治理机制

5.3.1 政府的行政治理

5.3.2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多元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近年来,不少非营利组织由于各种原因,暴露出很多损害其本身形象的问题,不仅阻碍了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也严重降低了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因此,非营利组织治理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中国级别最高的非营利组织,发展历史悠久,领导阵营最强,接受来自政府财政的拨款及社会各界的大量捐款,社会影响力大,目前在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行政化严重、自律机制不完善以及社会监督薄弱等。本论文尝试从完善中国红十字会治理机制的角度来解决上述问题。理由足:第一,健全的治理机制可以激励红十字会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有效利用资源,成功应对组织面临的挑战,进而实现符合组织使命的奋斗目标;第二,健全的治理机制可以从红十字会内外部治理两个角度对组织权力进行制约和平衡,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在“内部人”手中;第三,健全的治理机制意味着优良的规则制度及议事程序,能有效地促进红十字会治理能力的提高;第四,健全的治理机制能够提高红十字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本文结合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首先对中国非营利组织概念界定、发展阶段及特点进行了阐述,而后分析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接着以中国红十字会为研究重点,分析了中国红十字会内外部治理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中国红十字会建立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基于当前中国国情,结合国内外红十字会治理经验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认为构建中国红十字会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健全中国红十字会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加强组织体制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加强组织自治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是:健全中国红十字会外部治理机制,包括政府行政治理,社会公众、独立部门、大众媒体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多元治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