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西卢拉政府的反贫困政策研究
【6h】

巴西卢拉政府的反贫困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历届政府的努力,巴西经济得到平稳发展。二战后,巴西先后经历了库比契克政府和军政府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巴西工业化得到了迅猛推进,工业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90年代卡多佐总统执政期间成功实施了雷亚尔计划,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经济。2008年巴西GDP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巴西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不少社会问题。巴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基尼系数长期维持在0.580-0.634之间,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巴西是中等收入大国,也是贫困、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突出的国家之一。巴西主要社会问题有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导致的两极分化,贫困人口占比重较大,非正规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较高以及高失业率等。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使巴西社会日益分裂为贫困与富裕截然对立的两个世界,形成强烈的社会反差。就业难、失业率高、非正规就业等问题特别困扰着巴西的女性和年青人等特殊群体,成为阻碍他们发展的社会性问题。解决好这些社会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卢拉政府执政期间的首要任务之一。
   卢拉政府在其2003—2010执政期间一直把扶贫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解决社会矛盾的突破口,先后推出了多项扶贫措施和计划,其中主要包括“零饥饿计划”和“家庭救助计划”。零饥饿计划”是由30多个子计划综合而成。其目的是消除造成贫困饥饿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凭借这些计划,巴西希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发展愿景,不仅要减少贫困饥饿,还要努力实现教育、医疗、环境和男女平等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按照不同的目的分类,“零饥饿计划”的子计划主要有:收入转移计划、食品和营养计划、促进家庭农业发展计划等。“零饥饿计划”惠及巴西全国一千二百万家庭,每家每户每月领取的补助金按照子女人数和家庭收入状况从22美元到200美元不等。
   巴西前总统卢拉推行的“零饥饿计划”使1100多万家庭受益,93%的儿童和83%的成年人在卢拉执政的8年期间每天都得到三餐食品。联合国2005年8月报告称,卢拉政府消除贫困的目标基本实现。2010年5月,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因为卢拉总统对消除贫困所做出的努力而授予他“反饥饿斗争的全球冠军”的称号。“零饥饿计划”和“家庭救助计划”是两项年轻的计划,从实施到现在还不足十年。虽然两项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其长期效应还需时间检验。或许在接受帮助的巴西青少年长大成人、逐渐摆脱饥饿和贫穷对生活的束缚时,方能对这些政策的有效性做出客观和最终的评价。值得肯定的是,巴西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和收入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解决这些问题,其力度超过了其他拉美国家。卢拉政府的反贫困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取得的效果令人欢欣鼓舞,但这项计划能否长期实行并逐步消灭饥饿和贫穷仍值得我们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