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logistic组合模型的城市电力饱和负荷预测研究
【6h】

基于logistic组合模型的城市电力饱和负荷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饱和负荷分析技术方法介绍

2.1 饱和负荷的概念

2.2 饱和阶段的社会经济特征

2.3 饱和时间点的判定标准

2.4 饱和负荷预测的方法

2.5 负荷预测误差分析和检验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饱和负荷预测的影响因素体系

3.1 解释结构模型概念及建模思路

3.2 电力负荷影响因素的构建原则

3.3 电力负荷影响因素的ISM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ogistic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

4.1 传统Logistic预测模型

4.2 灰色logistic预测模型

4.3 logistic拓展预测模型

4.4 logistic组合预测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饱和负荷预测实证分析

5.1 北京市社会经济和电力需求发展状况分析

5.2 基于北京市用电量历史数据的模型精度评价

5.3 基于logistic组合预测模型的北京市预测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电力负荷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同的趋势,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区域能源结构、土地资源、人口规模及环境压力等条件的限制,电力负荷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甚至停止增长,逐步进入到电力负荷的饱和发展阶段。电力饱和负荷可以确定城市电网规划中电网发展的最终规模,为电源点、输电网和配电网的远期规划提供基础数据,进而指导近期城市电网的建设和改造,避免不必要的改扩建工程,为城市未来电力的发展预留空间,确保城市规划与电网发展相协调。
  本文通过对典型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电力负荷发展规律的分析,总结出电力负荷的发展历程和在电力饱和负荷阶段的社会经济特征,进而完善了判定电力负荷进入饱和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体系,同时介绍并总结了常用饱和负荷预测模型的方法和特点。通过分析与电力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政策、环境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电力负荷影响因素的意识模型,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将影响电力负荷变化的因素划分为表层原因、浅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三个层次。考虑保留传统 logistic模型特征,运用灰色模型的精确极差格式建立极差格式的灰色 logistic模型,避免了传统预测模型中参数主观化。考虑对电力负荷变化产生直接影响的表层因素,运用PSO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将logistic预测模型中的速度增长因子函数化,建立logistic拓展模型。然后采用方差-协方差和偏离度两种方式建立logistic组合预测模型分析并预测城市饱和负荷,避免单一预测的缺点,增强模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提高预测精度。最后分析了北京市经济、人口和电力发展状况,结合历史数据对北京市未来用电量需求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从2026-2027年开始,北京市用电需求量年增长率小于2%,用电需求总量达到1331.68-1350.91亿千瓦时,进入饱和发展阶段。

著录项

  • 作者

    张杰;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敬敏;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电力系统规划;
  • 关键词

    灰色理论; 电力负荷; logistic预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