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术交流》 >近现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演进的逻辑

近现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演进的逻辑

         

摘要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萌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50年来,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遵循了一定的逻辑.主要表现为:1.在师资培养模式上,经历了定向--非定向--定向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办学形态的独立性转变也与之同步进行.2.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上,先后借鉴了日本和美国的培养模式,每逢借鉴对象发生转换,总要经历从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通过自我调整与完善而趋于一致这样一个过程.3.在师范性养成的过程中,克服了日本和美国办学模式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弊端,不断推进教育本土化,使师范性与本土化基本上处于并行的发展轨道.4.在教育管理上,尽管办学主导权经历了数次变化,但外部管理的"统""分"转换促进了内部管理的不断完善,从而适应了当时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把握这一演进的逻辑脉络,对深化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