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术交流》 >黑格尔劳动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形成及其应用——基于后黑格尔的批判性视角

黑格尔劳动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形成及其应用——基于后黑格尔的批判性视角

         

摘要

在黑格尔哲学中,劳动辩证法同样是沿着现象(耶拿时期)—本质(《精神现象学》)—现实(《法哲学原理》)的逻辑展开的.黑格尔在耶拿时期观察到了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所导致的"劳动异化"现象,打破了学界的一般结论,并对劳动辩证法的理解表现出存在主义的倾向,如劳动作为对外部世界塑形、破坏和肯定的否定性行动,以及货币作为精神劳动的抽象化符号.但这在《现象学》和《法哲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自我继承和展开,而是一方面从自我意识哲学出发,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讨论了劳动对人的本质的确证、劳动改造和创造了历史以及劳动开辟了人类解放而获得自由的道路,另一方面在晚年则彻底简化和退守为实现市民社会中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相互满足的"中介性"劳动.黑格尔之所以从早年的激进走向晚年的保守,主要源自对"抽象的精神劳动"的信仰,对劳动的内在矛盾和否定的轻视,并坚信从其之中能够获得个体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统一.这一理论就走向为劳动本身并不能获得解放,劳动只是人获得自由或解放的一个中介和环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