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术交流》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侵权的民法规制——以手机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为视角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侵权的民法规制——以手机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为视角

         

摘要

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为大数据背景下手机AP P运营者利用格式条款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实现其获利目的创造了可能.但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在手机AP P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使得用户个人信息权屡受侵犯.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在民事立法方面欠缺系统性,对于手机AP P基本业务功能和非基本业务功能的划分不明,对不同种类的个人信息及其收集使用界限规定模糊,并且在事后司法救济方面困难重重.对此,应结合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有关内容,探索规制侵犯个人信息权风险的有效路径,使手机AP P在信息高效利用与信息保护的兼顾中与用户实现双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