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萘乙酸与多效唑对茉莉成花及新梢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萘乙酸与多效唑对茉莉成花及新梢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摘要

在茉莉开花前期分别使用不同浓度NAA与PP333均匀喷施于植株茎、叶片等生长部位,对其新梢与花蕾生长及其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NAA处理使茉莉新梢徒长,成花比对照推迟2~4 d;PP333处理的茉莉新梢矮化,而成花比对照提早2~4 d.(2)NAA处理后,茉莉新梢中IAA与ABA含量处理初期较高,后快速下降,后期稳定在较高水平;GA含量稍低于对照,ZR含量降低并稍低于对照.PP333处理后,茉莉新梢中IAA与ABA含量初期较高,而后缓慢下降;GA含量与对照一样快速上升;ZR含量在初期含量较高,后缓慢下降,但较对照稳定在较高水平.(3)PP333处理的茉莉植株新梢中ABA/IAA、GA/IAA、ZR/IAA比值在处理后迅速上升,特别是GA/IAA、ZR/IAA比值明显高于对照,而相应NAA处理的3个比值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可见,经NAA与PP333处理能明显调节茉莉新梢及花蕾生长进程,保持较高水平的内源激素GA、ZR、GA/IAA、ZR/IAA比值在茉莉新梢及花蕾生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