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富营养化河水灌溉对稻田土壤氮磷养分贡献的影响——以太湖地区黄泥土为例

富营养化河水灌溉对稻田土壤氮磷养分贡献的影响——以太湖地区黄泥土为例

         

摘要

以太湖地区主要稻田土壤类型黄泥土为对象,利用当地富营养化河水对回填土柱和植稻原状土渗漏池进行模拟稻田灌溉试验,系统研究了灌溉水对稻田土壤氮磷营养的贡献.在回填土柱灌溉试验中,在试验初期,不同形态的氮素均有较高的淋失量,以后逐渐降低,表明初期淋失的氮素主要来自土壤,而不是灌溉河水.在整个水稻生长季,均观测到有可溶性有机氮淋失,表明富营养化河水灌溉条件下可溶性有机氮是稻田土壤主要的氮素淋失形态.在本试验中,磷素的淋失动态与氮素的淋失动态截然相反,淹水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均没有土壤磷素淋失,但在淹水灌溉后期有大量的土壤磷素淋失损失,这可能是淹水后期土壤对磷的吸持已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继续固持土壤中多余的磷所致.与回填土柱模拟灌溉淋洗试验相比,在当前供肥条件下,原状土渗漏池试验氮磷淋失量远低于回填土柱试验,而灌溉水对土壤氮磷养分的贡献远高于回填土柱.通过富营养化河水灌溉带入当季稻田的N量达到每公顷56.3 kg,其中有55.8 kg N可被土壤吸持和作物吸收,表明太湖地区稻田土壤对氮磷养分来说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生态系统.在利用当地富营养化河水进行稻田土壤灌溉时可适量减少肥料施用量、优化氮磷肥料管理.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08年第8期|3618-3625|共8页
  •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河水;其他水土保持措施;
  •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氮磷淋失; 渗漏池; 稻田; 太湖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