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灵昆岛围垦滩涂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灵昆岛围垦滩涂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摘要

于2003年秋季在浙江温州灵昆岛进行了不同围垦年份的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通过以空间替换代替时间替换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围垦年份滩涂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并探讨了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3种,隶属于6门8纲20科.主要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多毛类.在潮沟的不同位置即草滩(GF)、边滩(BaC)和潮沟底(BoC),物种的组成和数量有所不同,草滩发现的大型底栖动物为18种,边滩23种,潮沟底13种.草滩上的种类主要是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多毛类种类较少,软体动物的种数多于节肢动物的种数,以底上运动迟缓型的面上生活类群(GS)为主.边滩底栖动物群落主要是由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多毛类组成,底内型和穴居型的面下生活类群(GSB)为主.潮沟底发现种类大多为甲壳动物,以底内型和游泳型种类为主.草滩、边滩和潮沟底的种类GS/GSB分别为1.43、0.44和0.44.(2)3条潮沟草滩、边滩和潮沟底的密度GS/GSB平均值分别为3.86、1.14和0.21.(3)3条潮沟同一站位生物量的平均值分别为:草滩58.81g/m2,边滩67.07 g/m2,潮沟底14.38 g/m2,按照大小排序为:边滩>草滩>潮沟底.潮沟3个站位的生物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87年潮沟30.15g/m2,1992年潮沟47.65g/m2,1997年潮沟57.56g/m2,按照大小排序为:1997年潮沟>1992年潮沟>1987年潮沟.(4)不同围垦年份潮沟不同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Margalef种类丰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的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各有不同的表现.不考虑围垦年份因素,潮沟的3个站位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边滩>潮沟底>草滩;Pielou均匀度指数潮沟底>边滩>草滩;Simpson优势度指数草滩>边滩>潮沟底.(5)以不同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密度的4次方根为基础所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条潮沟共9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可以分为3组,即潮沟底、边滩、草滩,以聚类时得到的距离矩阵为基础的2维的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结果更为直观的显示了潮沟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距离和相似情况,并支持聚类所得结果.讨论了围垦后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点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