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昼夜温差对三角褐指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昼夜温差对三角褐指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摘要

为研究昼夜温差对三角褐指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研究设置3个温度水平[培养温度为22℃、18℃和22—18℃(光-暗周期),分别记为22℃处理组、18℃处理组和22—18℃处理组]对2种藻进行分批和半连续培养。结果表明:(1)在3个温度处理下,分批培养时,和18℃相比,22—18℃降低了三角褐指藻在平台期的细胞密度,但不影响其延滞期的时长。半连续培养时,18℃处理下三角褐指藻的比生长速率最高;而对于赤潮异弯藻,分批培养时和22℃相比,22—18℃和18℃处理均延长了该藻延滞期的时长,但对其平台期细胞浓度的影响不显著,半连续培养时该藻比生长速率在22℃和18℃处理间无差异,而在22—18℃时显著降低;(2)在分批培养时,和22℃相比,低温18℃显著降低了二者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半连续培养时,温度不影响三角褐指藻的叶绿素a含量,但昼夜温差会显著提高赤潮异弯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22℃相比,增幅为24.5%);(3)无论是分批培养还是半连续培养,温度不影响2种藻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但分批培养时高光[600μmol/(m^(2)·s)]条件下,2种藻光系统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Ф_(PSⅡ))和光化学猝灭(Qp)在18℃时略有增加;(4)2种藻均在22—18℃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光合固碳速率。整体来说,三角褐指藻和赤潮异弯藻对昼夜温差的敏感性、响应和适应能力不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变化条件下的浮游植物群落。研究从昼夜温差的角度出发,为深入探讨温度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