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注射突变p53基因CRISPR/Cas9质粒和肝癌细胞建立肝癌小鼠模型

注射突变p53基因CRISPR/Cas9质粒和肝癌细胞建立肝癌小鼠模型

         

摘要

目的 采用尾静脉注射突变p53基因CRISPR/Cas9质粒和H22细胞建立肝癌模型.方法 将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空白组(生理盐水)、质粒组(质粒)、对照组(H22细胞+盐水)、实验组(H22细胞+质粒),每组25只.尾静脉注射建立肝癌模型.分别在注射后的2、3、4、5周中取材,眼眶采血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观察肝、肺表面变化及结节数目,计算各组小鼠的成模率、死亡率以及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肝的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小鼠肝中p53及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成功构建转移性肝癌小鼠模型,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成模率分别为60.87%和45.83%,死亡率为4.35%和29.17%.两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有显著增加,肝表面按时间顺序也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肿和白色颗粒状结节.HE结果显示5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呈明显肿瘤病理学改变.质粒组与实验组小鼠肝中p5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且实验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尾静脉注射突变p53基因CRISPR/Cas9质粒和H22细胞的方法能够成功快速构建转移性肝癌小鼠模型.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1年第2期|190-196|共7页
  •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学系 河南省肝病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学系 河南省肝病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学系 河南省肝病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学系 河南省肝病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学系 河南省肝病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学系 河南省肝病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学系 河南省肝病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学系 河南省肝病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动物学实验(实验动物学)、动物学技术;
  • 关键词

    尾静脉注射; 基因编辑; 突变p53基因; H22细胞; 转移性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