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西藏八宿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西藏八宿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

西藏八宿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北东缘,紧邻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区内出露有花岗岩体,包括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于朱村组火山岩中.区域主要完成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有关花岗岩的报道较少.本次工作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来确定岩体的构造意义.在该地区获得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9.7±1.2Ma和120.6±1.8Ma.岩体锆石εHf(t)值为-10.42~-7.00,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为1624 ~1841Ma.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壳源部分熔融成因,有地幔物质及热流参与,形成于板块俯冲构造环境.岩体北东侧的朱村组火山岩所获得的角闪英安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28±2Ma,较岩体早9Myr,属于同一岩浆事件产物,因此,八宿花岗岩与火山岩一样,属于伯舒拉岭火山岩浆弧的一部分,形成于怒江洋壳向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俯冲、消减的火山弧环境.八宿岩体很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洋岩石圈向南俯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 |2013年第11期|3779-3791|共13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588.121;P597.3;
  • 关键词

    西藏; 八宿地区; 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