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草业学报》 >中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牧草资源研究刍考

中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牧草资源研究刍考

         

摘要

中华民国西北地区的牧草资源研究代表了当时中国牧草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但目前相关考证研究较少.为此,采用文献考证和历史分析法,以现存的近代报刊为主要资料来源,开展文献整理、甄别和考察分析,并结合现代牧草科技成果总结归纳.结果表明,学界及少数政府人士开展的西北地区牧草资源的调查研究大致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始,其中植物学学者调查区域集中在陕西省,主要方法为牧草的植物学分类和植物特性研究,水土保持学学者的调查区域包括陕甘青等沿黄省份,目的为搜集到利于水土保持的优质草种,畜牧学学者的调查关注点则是牧草的分布、品种、品质、贮藏等方面.牧草引进是西北地区的另一项主要工作和成就,以王栋和叶培忠等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西方试验科学的理论方法持续开展了牧草试种或栽培试验.同时,西北地区还在牧草资源的育种、保藏、营养及配合饲喂等试验研究上有所开拓,其中很多研究为当时国内唯一.此外,西北地区的牧草科技推广也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以资源调查和栽培、育种、保藏等实验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