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麻醉与镇痛》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在上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一项前瞻、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在上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一项前瞻、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摘要

背景 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不同临床条件下实施的胸段硬膜外镇痛(TEA)所具有的各种优势.然而在复合吸入麻醉药、液体治疗、使用血管加压药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下,手术中硬膜外镇痛应用不同浓度局部麻醉药的影响却罕有报道.我们的实验报道了TEA联合全麻在行上腹部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45例行上腹部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组1与组2 TEA每60分钟分别给予0.5%和0.2%的罗哌卡因10 ml和0.5 μg舒芬太尼,组3每60分钟硬膜外给予10 ml生理盐水.切皮前麻醉维持吸入1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地氟烷复合60%的N<,2>O.手术中连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临床体征(PRST评分),根据BIS值调节吸入地氟烷的浓度,使其维持在50~55.手术中镇痛不足定义为脉搏加快、出汗、流泪的PRST评分>2分或者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大于基础值的20%,其治疗可调节呼气末地氟烷浓度至1 MAC,若已超过1 MAC可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低血压定义为MAP下降大于基础值的20%,其治疗可减少吸入地氟烷的浓度并维持BIS值在50~55,血压仍低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输注晶体液和去甲肾上腺素.结果 组l和组2的呼气末地氟烷浓度显著降低,分另0至0.7±0.1MAC(P<0.001)和0.8±0.1 MAC(P<0.001),而组3无显著降低.组1和组2的全部患者在20分钟内都发生了显著的低血压(组1 MAP从80±10 mm Hg到56±5 mm Hg),(组2 MAP从78 ±18 mm Hg到58±7 mm Hg),P<0.01.而组3 MAP无明显变化(74 ±12 mm Hg到83±15 mm Hg,P=0.42).三组心率都未发生显著变化.并且三组间静脉输液量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量无显著差异.组3(7.2±4.9 nag:kg<'-1>·h<'-1>)与组2(1.6±2.2 mg·kg<'-1>·h<'-1>)相比,手术中使用了更大剂量的瑞芬太尼,P<0.01.硬膜外应用0.5%罗哌卡因的患者任何时间都不需要输注瑞芬太尼.结论 硬膜外应用0.5%的罗哌卡因与0.2%的浓度相比,在使用了一定剂量的血管加压药和液体治疗的情况下,保证一定麻醉深度的同时可更显著地降低地氟烷浓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