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医药》 >良恶性肺结节多排CT征象分析

良恶性肺结节多排CT征象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良性、原位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AC)]肺结节的多排CT(MD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有确切术后病理结果的肺结节MDCT影像资料,把病灶分为良性组22例、早癌组(AIS+ MIA)17例和IAC组48例,对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肺结节直径、类型、结节形态、结节与肺的交界面、结节的边缘特征、结节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男性患者居多(68.18%),AIS+ MIA及IAC组均以女性患者占优势(分别为70.59%及56.25%).结节直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AC组>AIS+ MIA组[(1.88±0.45) cm比(1.31 ±0.45) cm,P<0.001],MIA结节直径> AIS[(1.52 ±0.45) cm比(1.01 ±0.25) cm,P<0.05].结节类型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组及IAC组以实性肺结节(SPN)居多(95.45%及75.00%),AIS+ MIA组则以纯磨玻璃结节(pGGN)及混合密度的磨玻璃结节(mGGN)为主(分别为47.06%及41.18%).结节与肺的交界面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良性组以清楚光整为主(68.18%),AIS+ MIA及IAC组以清楚毛糙为主(82.35%及77.08%).结节的边缘特征(毛刺征)、结节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细支气管充气征及支气管截断征)三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结节恶性度的增加,上述恶性征象的出现率总体有增加趋势.结论 通过对肺结节直径的测量及对其CT征象的全面细致分析,可有效提高肺结节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著录项

  • 来源
    《安徽医药》 |2018年第8期|1491-1496|共6页
  •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2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