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艺术当代》 >当代山水画的误区

当代山水画的误区

         

摘要

在某种意义上说,绘画可以算是一张微缩的胶片,它能详尽地浓缩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结构,展现出艺术家与他们所致力的艺术对象之间的同构、互动关系,昭示出艺术运演的生命机制。在这个层面上审视今天中国画领域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当长期以来关于传统与创新的讨论和“当代性”的课题相链接时,正逐渐清晰地衍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取向。其一是将中国画放在民族文化语境中,沿着这个由特定表达方式和人文内涵所引导的艺术系统,进行对传统的重新阐述与整合,以期构筑新的美学范畴。另一种是以当代全球范围内文化的开放与融合为背景,提取本土艺术中彰显民族特质的表层因素,以“媒介创造”的姿态重构水墨这一古老艺术形态的美学内涵。当我们摆脱了中国画存亡之争的阴影,试图在更为广义的层面上为中国画寻求新的可能性,继续探寻这一文化样式在当代的价值之时,上述两种途径都不妨可以看作是有意义的尝试。然而就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这一古典艺术体系在当代的文化中的境遇而言,以上两种艺术取向,不论是前者以民族文化品格为前提的尝试,还是后者相对具有后现代意味的实验立场,其实都有可能陷入孤注一掷、左右为难的境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