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美术》 >梵国菩提化白果——东魏北齐菩提树图像解读

梵国菩提化白果——东魏北齐菩提树图像解读

         

摘要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的双龙树背屏式造像(文中简称"双树造像碑")中的树木图像,从植物学辨别应为银杏树.在秦汉以来的画像石(砖)、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北魏孝子棺石刻和南朝砖印模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都能够见到这种长有扇形叶的树木.这种以银杏树造型为范本的菩提树与印度原生的菩提树完全不同.东魏北齐时期,银杏树在形式上取代了菩提树,成为佛教造像中的固定元素,同时取白果树(银杏树又名白果树)之名,暗指成就"白果"之意.早在东晋以前,银杏树图像便出现在中国树下高士、孝子主题石刻中,印度菩提树在形式上被银杏树的造型取代是佛教美术中国化的一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