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消费不平等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消费不平等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摘要

缓解城乡消费不平等有助于居民消费增长、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流通业为缩小区域差异提供运输基础,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具备空间效应。基于2007—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在地理邻接空间权重矩阵的基础上构建伴有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探索我国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消费不平等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智能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流通业智能化不仅可以缓解当地城乡消费不平等状况,还有助于邻近地区城乡均衡发展。在更换空间计量模型、替换被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样本及改变样本观测期后,该结果仍具有稳健性。此外,该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影响最小,在西部地区影响最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流通业智能化可以通过促进网上交易的发展拓展农村居民的购物方式及渠道,进而缓解区域城乡消费不平等问题。因此,需要推动农村地区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及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农村地区网上交易发展,以缓解当地及周边地区城乡消费不平等问题,促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