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导报》 >高校医学科研人员的成才与情商培养

高校医学科研人员的成才与情商培养

         

摘要

情商(Emotional quality,EQ)一词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由心理学家如彼得·萨洛伟(Peter Salovey)、约翰·迈椰(John Mayer)等提出。随后,EQ概念被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在其著作《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rlligence)中充分确认了EQ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成功与其EQ之高低关系最为密切,导致人们工作业绩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情绪智商与情绪能力,通常人们认为专长与智力是工作好的必备条件,但是高校科研人员大多训练有素,学历和能力突出,其智力因素比较接近.因而影响科研工作的情绪能力就成为关键因素。情绪能力相当于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它在决定哪一个人有突出的工作表现时,EQ的重要性远大于IQ。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