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与行为训练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研究

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与行为训练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与行为训练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126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A组接受常规治疗+正念认知疗法治疗,观察B组接受常规治疗+正念行为训练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五因素正念觉知量表(FFMQ)、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三组患者均全程配合治疗,无不适病例、脱落病例。治疗8周后,观察A组FFMQ的观察、有觉知的行动、描述、不判断、不反应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2.88±3.16)、(21.95±3.04)、(21.76±2.76)、(22.33±2.94)、(20.95±2.63)、(109.88±6.22)分,均高于治疗前的(17.98±3.01)、(17.33±2.82)、(19.28±2.54)、(17.90±2.43)、(18.14±2.29)、(90.64±6.26)分;观察B组FFMQ的观察、有觉知的行动、描述、不判断、不反应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2.38±3.29)、(21.38±3.19)、(21.52±2.81)、(22.00±2.78)、(20.74±2.58)、(108.02±6.26)分,均高于治疗前的(18.48±3.09)、(17.52±2.73)、(19.52±2.46)、(18.02±2.42)、(18.02±2.32)、(91.57±5.33)分;对照组FFMQ的观察、有觉知的行动、描述、不判断、不反应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9.83±2.90)、(19.38±3.10)、(21.43±2.93)、(19.60±2.91)、(19.17±2.74)、(99.40±5.02)分,均高于治疗前的(18.14±3.05)、(18.05±2.98)、(19.50±2.59)、(17.98±2.39)、(18.29±2.21)、(91.95±6.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FFMQ的观察、有觉知的行动、描述、不判断、不反应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A组NIHSS评分为(8.02±1.73)分低于治疗前的(15.67±2.99)分,BI评分(75.83±6.74)分及SF-36评分(73.19±7.16)分高于治疗前的(46.69±7.43)、(39.79±7.72)分;观察B组NIHSS评分(8.24±1.78)分低于治疗前的(15.55±2.65)分,BI评分(73.60±7.45)分及SF-36评分(71.31±7.12)分高于治疗前的(47.24±7.27)、(40.19±7.83)分;对照组NIHSS评分(9.55±2.39)分低于治疗前的(15.48±3.09)分,BI评分(63.34±7.65)分及SF-36评分(60.43±8.05)分高于治疗前的(45.90±7.10)、(40.07±7.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或行为训练更能明显改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提高正念水平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正念认知疗法与正念行为训练效果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