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蔬菜》 >茭白“雄茭”和“灰茭”的形成及遗传特性

茭白“雄茭”和“灰茭”的形成及遗传特性

         

摘要

以浙茭2号(双季茭)的"雄茭"、"灰茭"和正常茭植株为试材,比较了"雄茭"、"灰茭"和正常茭植株的株高、叶数、分蘖数、植株地上部(叶片、叶鞘和地上茎)生物量和地上茎的质量、形态指标,同时研究了杀菌剂、水分、辐照等环境因子对"雄茭"和"灰茭"形成的影响,以及"雄茭"和"灰茭"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雄茭"植株最高,"灰茭"次之,正常茭最矮;正常茭和"灰茭"分蘖数和每墩植株地上部鲜质量显著高于"雄茭";正常茭单个地上茎的鲜质量和体积最大,"灰茭"次之,"雄茭"最小。田间施用杀菌剂可能是影响"雄茭"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辐照、干旱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灰茭"均可形成。"雄茭"和"灰茭"具有遗传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