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PPI在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一项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PPI在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一项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灌注指数(PPI)在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确诊为脓毒症的成人患者,并使用计算机随机程序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试验组以PPI〈1.4并持续10 min以上作为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以PPI〉2为目标进行集束化复苏治疗(Bundle);常规组按传统的休克标准,以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较基础值下降〉40 mmHg作为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并进行Bundl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液体复苏量、器官功能损伤情况、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试验组确诊脓毒性休克患者39例,常规组确诊27例。以血压为指标的传统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 ,PPI〈1.4诊断脓毒性休克的敏感度为94.3%,特异度为28.2%,准确性为66.3%,阳性预测值为64.1%,阴性预测值为78.6%,阳性似然比为1.31,阴性似然比为0.18。试验组24 h内人均补液量明显高于常规组(mL:4?601±1?250比3?458±1?006,P〈0.01),而被诊断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人均补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4?596±1?320比4?205±1?058,P〉0.05)。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治疗48 h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更少(例:6比15),APACHEⅡ和SOFA评分更低〔48 h:APACHEⅡ(分)为10.2±2.1比12.0±3.2;72 h:SOFA(分)为5.1±1.8比6.0±2.1,APACHEⅡ(分)为8.9±1.8比9.8±2.2〕,CRRT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更短〔CRRT时间(d):3.0±0.9比3.6±1.4,ICU住院时间(d):5.2±2.1比6.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动脉血乳酸(Lac)以及MV时间(d:3.3±1.4比3.5±1.2)和28 d病死率(15.22%比19.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PI微循环监测较血压对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更加敏感;以PPI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能够更早地撤离血管活性药物、缩短CRRT和ICU住院时间。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7年第12期|P.1065-1070|共6页
  • 作者单位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理妊娠(正常妊娠);
  •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微循环 外周灌注指数 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