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在血气图上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在血气图上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改进动脉血气图,使之能适应不同吸氧浓度的血气标本,并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在动脉血气图上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吸氧条件下,动脉血气图作如下变动:①将吸入氧分压代入肺泡气公式,从而确定在该吸氧浓度下,对应于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肺泡氧分压;②根据不同吸氧浓度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确定该吸氧浓度下,对应于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理想动脉血氧分压。观察ARDS患者确诊时和出院前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①确诊ARDS时,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在血气图上分布为通气过度合并换气损害区(6区)8例和通气代偿换气损害区(4区)3例均存活;通气不足合并换气损害区(5区)4例、6区5例和4区1例患者死亡前血气指标均处于血气图的5区。②确诊ARDS时血气指标在血气图上位于5区者病死率100.0%,与其它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患者随病情缓解,血气指标由6区转移至单纯通气过度区(3区);4区首先转移至6区,再由6区转移至3区,其他患者仍在6区或4区,但向氧分压增高方向移动者获生存。患者随病情加重,血气指标由6区转移至4区,再由4区转移至5区,或4区转移至5区,5区患者进一步向低氧、高二氧化碳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