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基于最大熵模型研究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潜在分布区及其气候特征

基于最大熵模型研究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潜在分布区及其气候特征

         

摘要

从不同地域鲜食葡萄的生长特性和生理机制出发,基于气候因子对鲜食葡萄区域分布的影响,从时间和空间尺度收集影响其种植分布的气候因子,结合鲜食葡萄种植园区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四川省鲜食葡萄的潜在空间分布及气候特征,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刀切法筛选出影响四川省鲜食葡萄潜在分布的4个主要环境变量(累计贡献百分率达89.8%)为≥10°C活动积温、气温年较差、年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80%鲜食葡萄潜在分布面积的各影响变量指标范围分别为4145~6283°C·d、6.8~9.0°C、924~1314h和804~1247mm.鲜食葡萄种植高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11.8%,主要分布在广安、成都、乐山西南部、宜宾和泸州北部以及凉山中部地区,气候特征为≥10°C活动积温5197~6082°C·d,气温年较差6.5~7.6°C,年日照时数902~1241h,年降水量861~1124mm;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23.6%,广泛分布于除盆周山区之外的盆地大部分地区以及凉山南部、攀枝花西南部,气候特征为≥10°C活动积温5053~6144°C·d,气温年较差6.7~7.7°C,年日照时数868~1356h,年降水量807~1139mm;低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23.1%,集中在盆北、盆西山区及攀西地区北部,气候特征为≥10°C活动积温3227~5549°C·d,气温年较差7.8~13.4°C,年日照时数948~2049h,年降水量643~1187mm;不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41.5%,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和攀西东北部.研究结果说明气候因素仍然是影响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的主要环境因子,4个气候因子主导作用明显,模拟的潜在分布结果能够为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气象》 |2021年第10期|836-844|共9页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 100875;

    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66;

    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成都 610072;

    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66;

    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成都 610072;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 610031;

    德阳市气象局 德阳618000;

    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成都 610072;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 610031;

    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66;

    四川省气象台 成都 61007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四川省; 鲜食葡萄; 气候适宜性; 主导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