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麻醉学杂志》 >地佐辛对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地佐辛对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摘要

目的评价地佐辛对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征患儿9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6岁,体重14~31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3组(n=30):芬太尼组(F组)、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吸入8%七氟醚,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5 mg/kg和瑞芬太尼1μg/kg行麻醉诱导;术中吸入2%~3%七氟醚,并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1.0μg·kg-1·min-1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F组、D组和C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地佐辛0.05 mg/k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术毕立即停止吸入七氟醚。记录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持续时间,采用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评价躁动程度。患儿入PACU即刻(T0)及15 min(T1)、30 min(T2)时行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CHEOPS)评分和Ramsay评分分别评价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记录术后24 h内患儿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和D组躁动发生率和PEAD评分降低,躁动持续时间缩短,F组术后各时点CHEOPS评分降低,T1时Ramsay评分升高,D组术后各时点CHEOPS评分降低,Ramsay评分升高(P<0.05);与F组比较,D组躁动发生率及PEAD评分降低,术后各时点CHEOPS评分降低,T2时Ramsay评分升高(P<0.05),躁动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 mg/kg地佐辛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患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效果优于芬太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