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评价老年双腔起搏器患者不同部位起搏与预后关系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评价老年双腔起搏器患者不同部位起搏与预后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右心室中位间隔面及心尖部起搏下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植入DDD起搏器老年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患者(RVMSP组)56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RVAP组)42例,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6、18个月心电图QRS时限,采用TMAD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六个位点二尖瓣环位移(MADseg)、整体位移(MADglobal),采用M型超声检测左心室收缩期同步性指标TAS-POST以及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检查NT-proBNP、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以及出现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室高频事件(VHR)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按期随访。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RVAP组最高(P<0.05),2组V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RVMSP组患者术后6、18个月NT-proBNP、LVEF、LVEDV等均无变化,RVAP组NT-proBNP、LVEF、LVEDV无变化,二尖瓣环各位点MAD以及二尖瓣环MADgloba降低,TAS-POST增加(P<0.05)。术后18个月RVAP组NT-proBNP增加,LVEDV值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无变化。结论 RVMSP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不影响患者心功能,为较理想起搏部位,TMAD可早期监测心功能受损,为起搏器患者早期心功能异常的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