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感染负荷与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感染负荷与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 探讨感染负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检查的患者182例,血管内超声检测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介入检查前抽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旋菌、肺炎衣原体、EB病毒、B型柯萨奇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结核杆菌抗体IgG/IgA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结果 根据感染负荷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感染原n≤3种,B组:n=4~5种和C组:n≥6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随感染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各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分别为44. 4%, 70 .6%和76 .7% (P<0 .001);感染负荷与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呈正相关,r=0 .9396。血清hs- CRP水平升高者( >5 .0mg/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升高更明显(43 .8%, 70. 0%, 70.8% )比(45 .5%, 63 .7%, 96 .8% )。A、B、C组易损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3 .3%、32 .4%、51. 7% (P<0. 05 ),感染原在5种以上者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 以往感染微生物数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率相关,血清hs CRP水平升高者中两者的相关性更明显, 提示二者有协同作用。高水平的感染负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损斑块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