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关于对QT离散度争议的现状

关于对QT离散度争议的现状

摘要

@@ 1985年,Campbell等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存活者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在同一心电图描记中,从不同导联测得的QT间期互存差异.1990年Day与Campbell等提出应用测定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中最长QT间期和最短QT间期的差值(QTmax-QTmin)代表QTd, 并认为从体表心电图上所测得的QTd与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相关,此观点随后就得到了有关学者的赞同,并提出了QTd的增加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自此,QTd的研究从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和随访、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与疗效和预后、估计特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预后和疗效、判断心肌病与心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发展到用QTd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情、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低血钾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系统性硬化症以及和肥胖等各种疾病的影响.但亦有不少学者对其临床价值持否定态度.现将有关QTd 的争议及其问题讨论如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